痔瘡

痔瘡是直腸下段、肛門的痔靜脈叢發生曲張和鬱血而形成的一種慢性肛腸疾病,通常分為內痔、外痔和內外混合痔三種。這是由於長期便秘,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因久瀉、久坐、久蹲、長久負重、久忍大便、婦女臨產用力過甚等原因,造成脈絡阻滯,瘀血濕熱下注肛門所致。發病時,常表現為大便出血、疼痛、痔核脫出不易回復等症狀。

宜忌原則


痔瘡多因濕熱下注,或血分有熱,或久痔氣虛,所以,凡患有痔瘡者,宜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消腫、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宜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久病氣虛的痔瘡患者,還宜服食有補氣健脾作用和營養豐富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吃燥熱、 肥膩、煎炒、炙煿等助熱助濕的物品,忌吃發物。【P443】

宜食物品


患有痔瘡者,宜吃以下食物。 柿餅 - 性寒,味甘澀,能清熱、潤肺、澀腸、止血,尤其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白柿治痔漏下血。”對痔瘡出血,或肛門裂出血,大便乾結者,民間習慣用柿餅【P445】 適量,蒸熟後,每次吃飯時吃 1個,或加水煮爛當點心吃,1日2次。柿霜對痔瘡患者亦有益。 《本草求真》中也有記載,說:“柿霜治腸風痔漏。”故痔瘡出血吃柿霜也頗適宜。 香蕉 - 性寒,味甘,有清熱、潤腸、解毒的作用,尤其是對痔瘡患者大便乾結或便後出血時最為適宜。 《嶺南採藥錄》中說:“治痔及便後血:香蕉二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對痔瘡出血,大便乾結者,最常用有效也是最方便的辦法是:每日早晨空腹吃香蕉 1~2個。 無花果 - 性平,味甘,能健胃清腸、消腫解毒,對肛腸疾病患者,如便秘、腸炎、痢疾、痔瘡等,均有效益。 《本草綱目》早就說過:無花果“治五痔。”《福建中草藥》還介紹:“治痔瘡,脫肛,大便秘結,鮮無花果生吃。” 榧子 - 又稱香榧。有潤肺滑腸、通便化痔、殺蟲消積的作用。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別錄》中就記載:“主五痔。”對此《本草經疏》還解釋說:五痔三蟲,皆大腸濕熱所致,苦寒能瀉濕熱,則大腸清寧而二證愈矣。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還認為痔瘡患者每日嚼食香榧7粒,有養身治病之功。 茄子 - 性涼,味甘,有清熱、活血、止痛、消腫的作用。 《滇南本草》中記載:“茄子散血,消腫寬腸,燒灰米湯飲,治腸風下血不止及血痔。”《聖濟總錄》中還曾介紹“茄子酒”用以“治久患腸風瀉血”。所謂“腸風下血及血痔”,相當於痔瘡出血之人,故患有痔瘡者,食之亦宜。 蕹菜 - 又稱空心菜、空筒菜。性寒、 味甘,有治療便秘、便血、痔瘡的作用。 《陸川本草》中說過:“治腸胃熱,大便結【P446】。 ”《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中還介紹:“治翻肛痔:空筒菜1千克,水1千克,煮爛去渣濾過,加白糖 200 克,同煎如飴糖狀。每次服150克,1日服2次,早晚服,未癒再服。 ”所以,蕹菜對痔瘡病人,大便經常乾結者,最為適宜。 菠菜 - 性涼,味甘,有養血、止血、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據《本草求真》記載:“菠菜,何書皆言能利腸胃,蓋因滑則通竅,菠菜質滑而利,凡人久病大便不通,及痔漏關塞之人,咸宜用之。”《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馬蘭頭 - 性涼,能清熱、涼血。 《本草正義》中說:“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本草綱目》亦記載:“近人用治痔漏云有效,春、夏取生,秋、冬取乾者,不用鹽 、醋,白水煮食,並飲其汁。”尤其是痔瘡發作出血時,食之最宜。 金針菜 - 性涼,能利濕熱,痔瘡便血者宜食之。福建民間常用以治內痔出血:取金針菜 5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早飯前1 小時服,連續3~4天。 絲瓜 - 性涼,味甘,能清熱、涼血,適宜痔瘡出血者食用。 《本草綱目》中說:“煮食除熱利腸,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尤其是濕熱下注,或血分有熱的痔瘡患者,最為適宜。 黑木耳 - 性平,味甘,善能涼血止血,有治療血痢、便血、痔瘡的作用。 《本草綱目》載 “黑木耳治痔。” 《藥性切用》認為,黑木耳能“潤燥利腸”。清代食療名醫王孟英還說:“黑木耳補氣耐飢,活血,治跌撲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瘳。”尤其是體虛久痔者,常吃尤宜。 石耳 - 主產江西廬山。性平,味甘。 《粵誌》中說:“石耳味甘腴,性平無毒,多食飫人,能潤肌童顏,在木耳、地耳之上。”它有養陰、清熱、止血的功效,大便出血,痔漏脫肛之人宜食之。 《醫林纂要》中就有記載:“石耳治腸風痔瘻,行水解熱毒。”【P447】 槐花 - 槐樹的花朵或花蕾可供食用,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也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療痔瘡藥物。 《醫學啟源》中說。 “槐花涼大腸熱。”《日華子本草》稱它“治五痔”。 《本草正》亦云:“槐花涼大腸,治痔漏。”古代治痔驗方,每每用之。尤其是對痔瘡發作期,濕熱下注,疼痛出血時,更為適宜。 胖大海 - 性涼,味甘淡,有清熱、潤肺、利咽、解毒的作用,痔瘡便血者宜用胖大海泡茶頻飲。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胖大海“治痔瘡漏管。”《醫界春秋》中還曾介紹:“治大便出血:胖大海數枚,開水泡發,去核,加冰糖調服。” 何首烏 - 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的功效。 《江西草藥》認為首烏還能“通便,解瘡毒。”首烏療痔,自古有之。 《何首烏錄》中說過:“主五痔,益氣力。”《開寶本草》亦云:“主瘰癧,消癰腫,療五痔。”《聖惠方》中介紹治痔一法:“治大腸風毒 ,瀉血不止:何首烏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對於體虛久痔患者,常用何首烏粉調服,最為適宜。 麒麟菜 - 俗稱雞腳菜,產於台灣及廣東 、海南沿海的淺海珊瑚礁間,夏秋採收。性平,味鹹微苦。 《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痔瘡便結:麒麟菜、石花菜等量,水煮成凍膠,加白糖適量,空腹時食用。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麒驎菜消痰,能化一切痰結,痞積,痔毒。”《養生經驗補遺》中還介紹:治辛苦勞碌之人,或嗜酒多欲,忽生外痔:麒麟菜洗去灰一兩,用天泉水煮烊,和白糖五錢食之。【P448】 楊桃 - 或稱陽桃、羊桃。性寒,味酸甜,有清熱涼血作用,這對痔瘡腫痛出血之人有益。 《食物中藥與便方》中曾介紹:“痔腫出血:鮮陽桃,切碎搗爛,以涼開水沖服,1日2~3次,每次2~3個。 蕺菜 - 又稱魚腥草。性寒,能清熱解毒。 《滇南本草》中說它“治大腸熱毒,療痔瘡”,《本草綱目》中也有“散熱毒癰腫,瘡痔脫肛”的記載。由此可見,痔瘡患者食之頗宜。 此外,痔瘡患者還宜食用蜂蜜、芝麻、胡桃、柏子仁、山藥、木耳菜、番薯、藕、胡蘿蔔、黃瓜、冬瓜、莧菜、芹菜、百合、荸薺、柿子、柿霜、南瓜子、梨子、蘋果、草莓、獼猴桃、白木耳、牛奶、豆漿、燕窩、西洋參等。

忌食物品


患有痔瘡之人,應忌食下列食品。 辣椒 - 性熱,味辛,痔瘡患者切忌多食久食。 《藥性考》中認為辣椒多食動火,並告誡:久食發痔。 胡椒 - 為性燥、味辛大熱之調味品。明•李時珍認為它“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本草備要》也認為【P449】“多食發瘡痔”。《本草經疏》也強調,“痔漏諸證,切勿輕餌,慎之慎之”。《隨息居飲食譜》還明確指出:“血證痔患皆忌之。” 生薑 - 最為常用的辛溫調味食品,因其辛辣助火,故痔瘡之人法當忌食。 《本草綱目》中還說:“食薑久,積熱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發甚速。”所以,患有痔瘡者非但不宜多食久食生薑,更忌和白酒一同服食。 蒓菜 - 根據過去經驗,患有痔瘡者,應忌食之。如《千金•食治》中指出:“蒓菜,多食動痔病。”《本經逢原》也記載:“蒓性味滑,常食發氣,患痔漏皆不可食。” 芥菜 - 俗稱雪裡蕻。性溫,味辛,民間視之為“發物”。 《本草衍義》就說它“多食動風”。《本草綱目》也有告誡:“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發人痔瘡。 ”已患痔疾者,理當忌食之。 此外,痔瘡患者還應忌吃花椒、茴香、桂皮、砂仁、蓽撥、食茱萸等辛辣刺激性調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