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

慢性膽囊炎與膽石症,是最為常見的膽囊疾患,其發病原因均以膽固醇代謝失常和細菌感染為致病的主要因素,而且大多數人兩者通常同時存在。所以,兩者飲食宜忌也基本相同。至於急性膽囊炎發作期間,飲食上不是宜與忌的問題,而是應當暫時禁食。

宜忌原則


由於慢性膽囊疾病的發生與脂肪和膽固醇代謝有關,故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症之人,原則上,忌吃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詳見【P457】本書後附錄);忌吃動物油和禽蛋,尤其是蛋黃;忌吃油膩煎炸炒爆、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飲烈性白酒。宜吃富含蛋白質和醣類食品;宜吃含食物纖維較多的清淡蔬菜;宜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新鮮瓜果;宜吃各種植物油,它們含有較多的必需脂肪酸甘油酸,既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又能促使膽固醇轉變膽汁酸,有利於防治膽石症;宜吃各種豆類及豆製品,它們含有豐富而質量高的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低,有利於防治膽固醇性膽結石。

宜食物品


凡患有膽囊炎與膽石症者,宜吃下列食物。 胡蘿蔔 - 由於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在肝臟中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故可減少膽固醇結石的形成。 茭白 - 能清熱利膽,故膽囊病人宜吃,對膽囊炎膽結石症合併黃疸者尤宜。可用新鮮茭白適量,水煎食,1日2~3次,也可如常法,用素油炒食。 西瓜 - 能清熱、 除煩、利尿、 解毒,適宜膽結石和膽囊炎者食用。西瓜上市後,可每日吃西瓜 1~2千克。也可留下西瓜皮,又名西瓜翠衣,曬乾後水煎代茶飲。 蘿蔔- 能消積滯、祛痰熱 、下氣寬中,最適宜慢性膽囊炎和膽結石之人食用。有醫學雜誌報導,用白蘿蔔洗淨後搗碎,榨取蘿蔔汁液服食,可防止膽石形成而應用於膽石症。 荸薺 - 適宜膽石症及膽囊炎者食用,有清熱、 化痰、消積的功效,尤其是伴有黃疸時最為適宜。可用荸薺 120克洗淨,削皮後切成小塊,煎水代茶飲用。 玉米須 - 據原蘇聯醫學雜誌 1962 年介紹,玉米須有利膽作用。經藥理實驗證明:玉米須製劑能促進膽汁排泄,【P458】降低其黏度,因而可作為利膽藥,用於慢性膽囊炎和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之人。可用乾玉米須 30~50 克,每天煎水代茶頻飲。 蕺菜 - 又名魚腥草。適宜慢性膽囊炎發作或伴有黃疸者食用。民間多用新鮮蕺菜 150~180 克,水煎溫服,療效頗佳。 菊花腦 - 適宜膽囊炎病人春夏之季煎湯喝,有清肝利膽的作用。 冬瓜 - 可用冬瓜燒食或煨湯喝,也可用鮮冬瓜皮 100~150 克,加水濃煎,每次飲 1碗,日飲 3-4 次,有清熱、利水、 利膽、消脹作用。 旱芹菜 - 宜用素油如常法炒食。旱芹菜含多量食物纖維,能利膽 清熱、平肝、降膽固醇等功效。 玉米 - 為健康和長壽食品,它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等有輔助食療作用,故慢性膽囊疾病患者宜常食之。 山楂 - 味甘酸,有消食積、散瘀血的作用。 《日用本草》中說它“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近代研究認為山楂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患有膽囊疾病者,食之頗宜。 蘆根 - 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蘆根能溶解膽凝石,所以,患有膽石症以及因膽結石引起的阻塞性黃疸者宜食之。 蘋果 - 性涼,味甘,有一定的利膽作用。據研究,多吃些蘋果能增加膽汁分泌和增加膽汁酸,從而可以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患有膽石症者,常食頗宜。 生薑 - 據日本科研人員報導,生薑有防止膽結石的功效,原理是薑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如果人體內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可導致膽汁中粘蛋白含量增加。而粘蛋白與膽囊中的鈣離子和非結合型膽紅素,是合成膽囊結石的結晶核。因此,薑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就相應地降低膽汁中的粘蛋白含量,達到抑制膽石症的效果。 大麥芽 - 有消食、和中、疏肝、下氣的作用。膽囊炎與膽石症的脅肋脹痛者,食之尤宜,既能行氣止痛,又可疏肝利膽。 佛手柑 - 性溫,味辛苦酸,能理氣止痛。 《本草便讀》說它“功專理氣快膈”。 《本草再新》中也認為它“治氣舒肝”。對於肝氣不舒的肝膽疾病,包括膽囊炎和膽結石,皆有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作用。據近代研究,它能緩解膽囊平滑肌的張力。 此外,膽結石和膽囊炎患者還宜吃西紅柿、 青菜 、菠菜、茼蒿、薺菜、絲瓜、 冬瓜 、瓠子、 香菇、平菇等各種綠色蔬菜和食用菌;宜吃梨、金橘、草莓、荸薺等水果;宜吃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棉籽油、菜油等植物油;宜飲用金銀花茶、菊花茶 、茉莉花茶、荷葉茶、決明子茶及蜂蜜茶等。【P460】

忌食物品


膽囊炎及膽石症患者忌食下列物品。 雞蛋 - 性平,味甘,雖有滋陰潤燥,養血補益作用,但膽囊疾病之人應當忌食。唐代食醫孟詵曾說:“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動風阻氣,…疸、痞滿、肝鬱,皆不可食。”現代醫學認為,雞蛋(尤其是雞蛋黃)含膽固醇量極高,而膽結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膽固醇代謝失調,故應忌食含高膽固醇食品。除雞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鴨蛋、鵝蛋、 鵪鶉蛋等,皆不宜多食。 胡椒 - 性熱,味辛。明 •李時珍曾說: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膽囊炎、膽結石多屬中醫的實證熱證,故辛熱助火之物皆當忌食,包括辣椒、花椒 、桂皮等,概不宜服。現代醫學認為,胡椒之類辛辣燥熱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膽囊強烈收縮而誘發膽絞痛。 醍醐 - 是用牛乳製成的食用脂肪。據分析,每 100克醍醐中可含 20克脂肪,而蛋白質約為2.9克,所以屬於高脂肪低蛋白性食物。高脂肪性食物易刺激膽囊,容易誘發膽絞痛,凡患有膽石症和膽囊炎者,不宜多食。 人參 - 性溫熱,味甘苦,為甘溫補氣強壯食物,只宜於虛證,不宜於熱證、實證。慢性膽囊炎、膽結石,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多為肝膽濕熱內蘊所致,只應吃些清淡之物,切忌服食人參之類溫補食品。【P462】 此外,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患者還應忌吃高脂肪食品,忌吃各種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忌吃芥末 、生薑、辣椒、茴香、肉桂、食茱萸、蓽撥等辛辣香燥刺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