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減少症
外周血像中白細胞計數低於4 000/毫升,粒細胞百分比正常或輕度下降者,稱為白細胞減少症。通常表現為乏力、 倦怠、腿腳酸軟、頭昏 、食慾不振、睡眠欠佳等。
宜忌原則
根據病人的表現,中醫多認為是脾虛或腎虛,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所以,在飲食調理中,宜吃具有補脾或補腎作用的食品,忌吃生冷性寒,損傷脾腎的食物。
宜食物品
凡白細胞減少的病人,宜食用以下食物,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 蜂王漿 - 具有滋補 、強壯、健脾的功效,尤其適宜癌症病人治療後白細胞減少者食用。有報導說:一位70多歲的老婦胡某,因乳房癌,後又發生肺癌,年高體弱,白細胞僅1 000/毫升,既不能手術,又不能化療,老人只得試服鮮蜂王漿,10多天后,白細胞升至5 000/毫升。 靈芝 -《神農本草經》中載:靈芝“益精氣,堅筋骨”。《本草綱目》認為靈芝能“療虛勞”。據福建三明地區第二醫院1972年的《醫藥學資料》中介紹:採用人工培養的靈芝,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人,結果顯效(白細胞總數增加2 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進步(白細胞總數增加1 000~2 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轉(白細胞總數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平均提高1 028/毫升。【P507】 大棗 - 有補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凡血虛、貧血、血小板減少、 白細胞減少者,均宜食用。對腫瘤病人經放療或化療後引起白細胞減少者,民間習慣用紅棗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 據報導,從人工裁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醣類,對白細胞減少症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症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來增強惡性腫瘤病人的化療放療效果,預防和治療化療、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黃芪 - 有補中益氣、治虛弱病症的作用。歷代醫家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 《本經逢原》載:“黃芪能補五臟諸虛〞。 《日華子本草》說它:“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白細胞減少症多屬中醫氣虛定候,近代有些醫家創立了“補氣升白湯”,即從補氣入手來達到升開高白細胞的目的。黃芪為補氣之最,故白細胞減少者宜食之。【P508】 人參 - 能大補元氣、強壯身體,對白細胞減少症表現為氣虛,及陽氣不足、體虛氣短、怕冷乏力者尤為適宜。 黨參 - 有補氣、健脾胃、養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據藥理實驗報導,黨參給正常兔連續服用後,可使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黨參對因放射線療法及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小茴香 - 性溫,味辛,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味品。 《傷寒蘊要》中說它“暖丹田”。元代名醫李杲認為茴香“補命門不足”,這都說明它有補腎氣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細胞的功效,所以,對於白細胞減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療和抗癌藥化療而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患者,以之作為調味佐料,尤為適宜。 丁香 - 為常用的五香調味品之一。性溫,味辛,有溫中暖腎之功。 《醫林纂要》中還說它能“補肝,潤命門”。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丁香內服吸收入血後,能刺激中樞神經使之興奮,心跳加快,並能使白細胞增加。因此,對白細胞減少症患者來說,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頗適宜。【P509】 此外,白細胞減少症患者還宜選食羊奶、雞蛋、鴿蛋、太子參、山藥、銀耳、燕窩、猴頭菇、枸杞子、黃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忌食物品
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多屬中醫虛證或虛勞範疇,故當忌食下列食品。 柿子 - 大涼之果,極易損傷脾胃陽氣。 《隨息居飲食譜》就曾告誡:“凡中氣虛寒者忌之。”凡白細胞減少者,慎勿服之。【P510】 荸薺 - 性寒,破積耗氣之品,體弱之人白細胞減少者,忌食之。 《本經逢原》中曾說:“虛勞咳嗽切禁。”《隨息居飲食譜》亦云:“中氣虛寒者忌之。”白細胞減少的虛勞之人,切勿多食。 檳榔 - 為破氣傷正之果。 《本草蒙筌》有告誡:“檳榔,久服則損真氣。”《本草正》中還說它“破氣極速”。體質虛弱的白細胞減少者,切勿服食。 薄荷 - 辛涼之品疏風散熱,只泄不補。《本草從新》中說: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虛者遠之。《本經逢原》中還說:多服久服,令人虛冷。故凡虛弱之病,包括白細胞減少症者 ,皆當忌食。 芥菜 - 又稱雪里蕻,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有耗氣傷正之弊。 《本草綱目》中就曾指出:“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故體弱者白細胞減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細胞減少症者還應忌食生蘿蔔、 蘿蔔纓、地骷髏、苦瓜、金橘等耗氣傷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荳蔻、蓽澄茄等辛辣溫燥傷陰的刺激性食物;還忌食生瓜、茼蒿、香蕉等寒涼損陽、 生冷傷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