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附:中風後遺症)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最為常見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於1978年建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在18.7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以下、舒張壓在12.04千帕(90毫米汞柱)或以下,為正常成年人血壓。如收縮壓在21.3千帕(160毫米汞柱)以上和舒張壓在12.6千帕 (95亳米汞柱)以上者,即為高血壓。血壓數值在上述正常與高血壓之間的,稱為臨界高血壓。 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通常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型【P511】。前者可見於腦血栓形成(有稱腦梗塞或動脈硬化性腦梗塞)和腦栓塞,後者常見於腦溢血(有稱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這類腦血管病變而引起的中風,絕大部分是在高血壓病、高血脂症,以及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基礎上誘發引起的,這些中風患者的發病,大多是以長期的慢性心腦病變為基礎為前提的,有的學者比較形像地稱之為“—條龍”疾病。所以,在其飲食宜忌方面,就有許多共同點。或者說,它們的宜忌原則都是相同的。因此,中風後遺症患者的飲食宜忌可以參照高血壓病。
宜忌原則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宜忌,可以說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其飲食宜忌的原則是:限制脂肪攝入量,尤要忌吃動物性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宜吃植物油 ,忌吃動物油,適量進食蛋白質食品;適宜低鹽飲食,切忌過鹹食品;宜適量飲茶,忌飲烈性白酒。總之,以低熱量 、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飲食為妥,保持清淡飲食為宜,尤其適宜多吃新鮮蔬菜、 瓜果和具有一定降低血壓作用的療效食品。
宜食物品
凡高血壓患者,適宜食用以下食物。 蘋果 - 它所含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從而調節鉀鈉,使之保持平衡,有利於降低血壓。可將蘋果洗淨後擠出蘋果汁,每日3次,每次約50-100克。或每日吃3次,每次250克,連續食用,對高血壓之人有益。 山楂 - 據《青島醫學院學報》介紹:經藥理實驗證明,山楂浸出液有使血壓緩慢而持久地下降作用。可以每日用鮮山楂10個,搗碎後加冰糖適量,水煎當茶飲。【P512】 柿子 - 是一種優良的降壓止血食品。可用柿餅10個,水煎,1日2次分食。或用生柿榨汁,以水湯調服半杯,1日2~3次,適宜高血壓患者及伴有中風預兆者。 梨子 - 鮮梨適宜高血壓頭暈、目眩 、耳鳴、心悸者經常食用,有降壓、清熱、鎮靜作用。 香蕉 - 能清熱、利尿、通便、降壓,故適宜高血壓患者經常食用。可以每日食用香蕉1~2個,也可用新鮮香蕉皮30~60克,洗淨後煎水當茶喝。 葡萄 - 可以經常食用成熟的新鮮葡萄或葡萄乾,因葡萄含鉀鹽較多而含鈉量較低,這對高血壓之人頗為適宜。 西瓜 - 可於夏天隨意多吃些西瓜,因西瓜有利尿作用,從而起到降壓效果。也適宜經常吃些西瓜籽,每日9~15克,因西瓜籽仁中含有一種能降血壓的成分,對高血壓患者有益。還可選用於西瓜皮同草決明子各12克,煎水當茶。 蓮子心 - 用蓮子心1.5克,每天開水沖泡當茶喝,尤其適宜高血壓之人頭脹、心悸、失眠者。據藥理試驗證實,蓮子心提取的生物鹼,有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荸薺 - 可用荸薺120克,海帶、海藻各60克,煎水喝,這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 花生 -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和臨床運用,認為花生有降壓和止血的功效。民間中流傳一法,適宜高血壓之人常食。即用生花生米浸泡在米醋中,5日後開始食用,每天早上嚼服10粒。【P513】 番茄 -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降低血壓的功效。國外醫學專家曾經分析,番茄除含多量維生素C之外,還含有維生素P,對防止高血壓有一定作用。一般人如果堅特每天生食1~2個番茄,對防止高血壓大為有利,尤其是高血壓伴有眼底出血者,更加適宜。 芹菜 - 可用生芹菜(以旱芹為優)去根,用冷開水洗淨,絞汁,加入等量蜂蜜,日服3次,每次40毫升,服時加溫。 《上海中醫藥》雜誌1965年第2期中報導用此法治療16例患者,結果14例有效,僅2例無效;對原發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壓均有效果,一般服食1天后,血壓即開始下降,自覺症狀也減輕,尿量增加,睡眠好轉。馬文飛《食物療法》中還介紹:“治中風後遺症:鮮芹菜,洗淨搗汁,每日3次,每次4湯匙,連服一周。” 茄子 - 茄子中含有多量維生素P,特別是紫茄子,維生素P更多,它能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適宜高血壓之人服食。 蘿蔔 - 有穩定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可用新鮮白蘿蔔,洗淨後榨取蘿蔔汁, 每次約50毫升,1日2次,連飲1週,適宜高血壓頭暈之人。 茭白 - 可用新鮮茭白30~60克,同等量旱芹菜煎水,適宜高血壓之人常飲,有降壓功效。 蕹菜 - 新鮮蕹菜如常法炒食,尤其適宜高血壓病頭痛之人,因為蕹菜中含豐富的鈣質,對維持血管的正常滲透壓有利。【P514】 菊花腦 - 可用鮮嫩菊花腦的苗葉或嫩頭,不拘量多少,經常煎水喝,適宜高血壓患者伴有頭痛、頭暈、目赤、心煩、口苦者食用,更適宜高血壓之人炎夏服食,起到降血壓,清頭目的效果。 茼蒿 - 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氣味,所含的氨基酸和揮發性精油能令人頭腦清醒,兼有降壓作用。可用新鮮茼蒿適量,洗淨後切碎,然後搗取茼蒿汁約50毫升,加入適量溫水服用,1日2次,對高血壓頭昏腦脹者尤宜。 菠菜 - 具有活血脈、通胃腸、開胸膈、止煩渴的作用。據《食物中藥與便方》介紹:用新鮮菠菜250克,洗淨,然後放入開水中燙泡,約3分鐘後取出,切碎,以麻油拌食。經常食用對高血壓伴頭痛、面紅、目赤者有益。 青蘆筍 - 它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壓、加強心肌收縮、擴張血管和利尿作用,這對高血壓及動脈硬化之人尤為適宜。可將新鮮蘆筍煮熟後搗爛成泥狀,置冰箱內貯存,每天吃2次,每次4湯匙,加水稀釋後冷飲或熱飲。亦可將蘆筍配入其他素菜炒食。 黃瓜 - 它含有較多的鉀鹽,有利尿和降血壓作用,並能清熱、解暑,尤其適宜高血壓之人夏天服食,可切片煨湯,可如常法素燒,也可洗淨後生食,但高血壓之人不宜多食醃製過鹹的黃瓜醬菜。 海帶 - 據藥理實驗報導,海帶提取物褐藻氨酸,為一種降壓有效成分,經動物試驗證實有降壓作用。食用海帶必需浸泡24小時以上,因為市售海帶含砷量較高,往往高於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30~40倍以上。砷是一種毒性很高的化學物質,經清水浸泡一晝夜後,乾海帶中的含砷量就可大為減少,達到國家食品衛生標準。【P515】 紫菜 - 有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和腦溢血的功效。最常見的食用方法是用紫菜燒湯喝。 海藻 - 據藥理實驗報導,海藻有較明顯持久的降低血壓作用。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曾介紹,可用海藻煎水常服 或與紫菜、海帶等交替食用,可防治高血壓適宜高血壓之人肝陽上亢型者服食。 裙帶菜 - 常吃裙帶菜可以使血液淨化和血壓穩定,預防高血壓。可將裙帶菜作為醃、拌、煮和熬湯的食料。 香蕈 - 經現代研究證實,香蕈中含有一種核醣類物質它可防止動脈硬化和降低血壓,故適宜高血壓患者經常食用。可配合其他降血壓食品如芹菜、黑木耳、蘿蔔、番茄、蘆筍等一同食用更好。 金針菇 - 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適宜高血壓之人做湯或炒食,也可做火鍋中的配料。還宜將金針菇洗淨後置沸水中燙一下,撈起後細切,加入麻油、調料、醬油拌勻作為冷盤食用。 草菇 - 可將草菇洗後清炒、 單燴或作湯食用,尤其適宜高血壓患者夏季暑熱天氣時服食,因為草菇亦屬消暑佳蔬。 米醋 - 民間用米醋適量,放入冰糖 500 克,浸泡溶化後,每於飯後服1湯匙。也有用米醋適量,每晚放入10粒花生於醋內浸,至第二天早晨連醋一同吃下,連吃 10~15 天為 1療程。【P516】 蜂蜜 - 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和蜂乳對高血壓之人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可用蜂蜜約3湯匙,兌入溫開水中沖服,1日2次。或每次服用蜂乳5 毫升,早晚空腹溫服2次,有很好的降壓作用。 豆腐漿 - 長期食用豆腐漿和豆製品,不會使血液中膽固醇增高,故適宜高血壓患者服食。據《中華婦產科》雜誌 1957年第4期介紹:每日給純豆漿 2 000毫升,加糖 200克,分6次飲用,經 92 例妊娠高血壓患者服食後,血壓降至正常水平均較對照組為快。 玉米須 - 可常用乾玉米須30克,煎水代茶飲。藥理實驗證明,玉米須的水浸出液、醇浸出液試驗於動物,均有降壓作用。 《四川中藥誌》介紹:用玉米須配合西瓜皮、香蕉煎服,適宜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也可用玉米須18 克,決明子 10克,白菊花6克,每天用開水沖泡後代茶,持續飲用,能穩定血壓,改善症狀。 豌豆苗 - 含有豐富的鈣質,能維持心跳規律,加上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綜合作用,對預防高血壓很有幫助。可用鮮嫩豌豆苗一把,洗淨後搗爛,布包榨汁,每次半杯,略加溫後飲用,1日2次。亦可用鮮嫩豌豆苗作蔬菜炒食。 綠豆 - 民間用綠豆配海帶各 60克,浸泡後共入鍋內加清水,用文火煮沸至綠豆熟爛 每日吃 1次,連吃 2個月為1療程。或用綠豆配黑芝麻各 500克,共炒熟研粉,每次服50 克 每天吃2次。 【P517】 白菊花 - 據《新醫藥學》雜誌1972年第2期報導,每日用白菊花 50 克,金銀花 50 克,或加山楂 30 克,或加桑葉15克,分作 4 次,用沸水沖泡10~15 分鐘後當茶飲,沖泡2次後棄掉,不宜煎熬。據 46 例系統觀察,飲用此茶3-7天後,血壓逐漸降至正常者 35 例,其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亦逐漸減輕,其餘11 例在 10~30 天後,自覺症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枸杞 -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無論是枸杞子還是枸杞頭均宜食用。枸杞子可配合白菊花一同泡茶飲用,枸杞頭可於春季作為高血壓之人,時令佳蔬炒食為好,亦可涼拌食用。 木耳 - 無論是黑木耳還是白木耳,均適宜高血壓患者常食。可以經常用銀耳 10克,冰糖 10 克,燉服或煨爛後食用。也可用黑木耳6克,清水浸泡一夜,蒸1小時,加冰糖適量,臨睡前服,這對高血壓患者伴有眼底出血時,更為適宜。 肉蓯蓉 - 可用肉蓯蓉適量,泡開水當茶飲用,能降低血壓。近代藥理試驗也證實肉蓯蓉有降血壓效果,但咸蓯蓉忌用。 決明子 -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等藥理實驗證明,決明子確有降壓作用。習慣用法是將決明子 500 克,炒黃備用。每次取炒決明子適量,開水泡茶飲。也可配合少量白菊花一同泡茶服。 芝麻 - 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阻止動脈硬化,防止心血管疾病。馬文飛《食物療法》中還曾介紹:治高血壓用芝麻、醋 、蜂蜜各 30 克,紅皮雞蛋清1只,混合均勻,日服3次,2 日服完,常服有效。【P519】 橘子 - 性涼,味甘酸,能行氣化痰。據成都軍區總醫院的調查論證,長年食用橘子的地方,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極低,認為食橘對高血壓病有防治作用。因此,患有高血壓之人,常食頗宜。 胡蘿蔔 - 近代有學者介紹,胡蘿蔔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據研究,讓高血壓病人飲胡蘿蔔汁,可使血壓降低,而且患者從尿中所排泄出來的鉀最多。鉀的多少與血壓的高低有關。胡蘿蔔中含有“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 《食物療法》中還曾介紹:治高血壓,胡蘿蔔汁,生飲,每次約 100克,日服2~3次。 馬齒菜 - 據現代研究,馬齒菜中富含鉀鹽,這是很重要的無機鹽之一,高鉀飲食有降低血壓和興奮心肌的生理效應,從馬齒菜中攝入的鉀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壁上,對血管壁起到擴張作用,阻止動脈管壁增厚,從而降低血壓和中風發生率。所以,患有高血壓病者常食頗宜。 黃精 - 性平,味甘,有滋補強壯之功。 《現代實用中藥》認為可以“用於高血壓”。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也認為黃精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並曾介紹:“高血壓:黃精10克,羅布麻葉 5 克,水煎代茶,持續常服有效。”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適宜吃些草莓、無花果、獼猴桃、芒果、橘絡、金橘、海松子、胡桃、馬蘭頭、蒓菜、冬瓜、地瓜、髮菜、竹筍、枸杞頭、豆腐、地耳、馬鈴薯、羊栖菜、猴頭菇、平菇、槐花、靈芝、何首烏、沙參、西洋參、杜仲、薏仁等。【P520】
忌食物品
高血壓患者,忌吃 下列食物。 鴨蛋 - 由於鴨蛋(尤其是鴨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量極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鴨卵,滯氣甚於雞子,諸病皆不可食。”【P521】 醍醐 - 性平,味甘,雖有滋陰補虛作用,但屬於一種高脂肪性食品。在每 100 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達 20克,而僅含 2.9克蛋白質。凡血壓升高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 - 中醫認為胡椒辛熱、性燥,辛走氣,熱助火。如高血壓患者身體壯實,肝火偏旺,或陰虛有火,內熱素盛者,不宜多食。據近代報導:正常人將胡椒 0.1克含於口內而不嚥下,測定用藥前後的血壓,共試24人,均能引起血壓上升,收縮壓平均升高 13.1 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 18.1 毫米汞柱,均於 10~15分鐘後復原。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忌吃胡椒。 食鹽 - 性寒,味鹹。國內外許多醫學專家都指出,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我國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食鹽量多少與血壓有直接關係。因此,凡患有高血壓病者,切忌多吃鹽。 人參 - 性溫,味甘苦,為溫補強壯劑,有助熱上火之弊。當高血壓病人出現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 性情急躁、面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一般來說,凡高血壓患者,沒有氣虛體弱之狀,或體質尚佳者,皆不宜食。這也包括冠心病、動脈硬化症、 高脂血症病人,都當忌之。 此外,血壓升高者還應忌吃各種蛋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也忌吃醃製的鹹菜、辣椒、 川芎等。【P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