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
尿血古代又稱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塊夾雜而下,多無疼痛之苦,所謂“痛為血淋,不痛為尿血”。尿血一證,西醫認為,正常人的離心尿沉渣中鏡檢每高倍視野(大於或等於)3個紅細胞時,即稱為血尿。凡泌尿系統疾病 、尿路鄰近器官疾病,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疾病,都能引起尿血。中國傳統醫學則認為,無論何種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為熱擾血分所致,熱蓄腎與膀胱是尿血的主要病理機制,但又與心火、小腸火、肝火下迫以及陰虛內熱,損傷脈絡有關,致使營血受熱而妄行,血從尿出。
宜忌原則
尿血多因火旺,但有實火與虛火之分。實者多屬暴起,尿血鮮紅【P555】,尿時一般都有尿道灼熱感覺;虛者多屬病久不癒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紅,尿時亦無灼熱之感。前者宜吃具有清心泄火、涼血止血作用的清淡食物;後者宜吃具有滋陰降火,益氣攝血作用的食品。凡是尿血之人,無論虛實,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膩、葷腥溫熱性食品,忌吃發物等。
宜食物品
凡尿血之人,宜選食下列食品。 芹菜 - 性涼,味甘苦,能平肝火、清血熱,適宜實證尿血者食用。 《中國藥植圖鑑》中載:旱芹“治小便出血。” 現代《食物療法》亦介紹:“治尿血:鮮芹菜,洗淨搗爛取汁,日服3次,每次4 湯匙。 ” 也宜如常法炒食,或煎湯代茶飲。 薺菜 - 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薺菜能縮短出血及凝血時間,有治療血尿的作用。中醫認為薺菜能健脾、補虛、止血,無論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選用。 《現代實用中藥》記載:薺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宮出血,流產出血,月經過多,……或視網膜出血。”長春醫學院曾經報導1例乳糜血尿者,“取薺菜 500 克,洗淨煮湯,食用4 日後,尿血恢復正常(包括肉眼及顯微鏡檢查)。”葉橘泉教授《食物中藥與便方》還介紹腎結核尿血吃薺菜亦頗有效,“鮮薺菜 240 克,或乾品 30 克,加水3 碗於瓦鍋中煎煮,至剩1碗汁時,打入雞蛋1個,煮熟,然後加鹽少許,將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輕者每日1次,重者2次,連吃1個月為1療程,至症狀消失後仍可吃 1~2個療程。據廣東資料稱:用此法試驗觀案了40 多例腎結核尿血者,認為效果良好。 馬蘭頭 - 性涼,有涼血、清熱、止血的作用,熱證尿血者最宜食用。 《本草正義》稱讚馬蘭頭“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對實證尿血者,無論炒作菜吃或搗汁飲,或煎水喝均可。【P556】 金針菜 - 性涼,味甘,能清肝火、平肝氣。肝火燥盛,性情暴躁,見有尿血者,宜常吃多吃金針菜,有平肝火止尿血的功效。對於實證尿血者,民間多用金針菜煎湯代茶,時常飲用,頗有食療效果。 鮮藕 - 性寒,味甘,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適宜血熱實證尿血之人生食或搗汁飲。若能用鮮藕 1 000克,鮮梨、荸薺、鮮甘蔗各500克,一同榨取鮮汁飲用,效果會更好。 《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若陰虛、肝陽旺、內熱 、血少及諸失血證,但日熬濃藕湯飲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藥可也。”由此可見,對虛證尿血遷延不癒者,經常食藕亦頗相宜。 藕節 - 有止血、散瘀作用。 《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所謂溺血,即小便出血之證。無論虛實尿血,皆宜煎水代茶飲。 荷葉 - 能清暑利濕、升發清陽之氣、止血,適宜多種出血患者食用,尤其適宜夏季尿血實證者煎水代茶飲。 《本草綱目》中記載:荷葉“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後惡血、損傷敗血。”據《本草從新》經驗:荷葉“升散消耗,虛者禁之。”故以實證尿血者為宜。 白茅根 - 性寒,味甘,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作用,實證尿血之人食之最宜。早在《聖惠方》中即有記載:“治小便出血:茅根 1把,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溫頻服。” 生地 - 性寒,有涼血止血作用,適宜實證尿血、血色鮮紅、尿時感覺尿道灼熱者食用。正如《本草正義》所言:“生地黃大寒,…如大吐大衄之屬於氣火有餘者,是宜以大寒直折其逆上之勢,而下血溺血之實證火證,亦同此例。”凡急性血熱所致尿血者,以生地黃搗汁飲最宜。 馬齒菜 - 又名安樂菜、酸米菜,江蘇的蘇北地區常於冬季做菜包餡食用。馬齒菜有清熱、通淋作用,故實證尿血者宜食用【P557】。 《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小便尿血: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約 60 克),以米湯和服,1日2次。” 蕹菜 - 性寒,味甘,有止血作用,對小便出血、鼻衄不止、大便出血 等都宜食用。 《閩南民間草藥》載:“治小便血:鮮蕹菜洗淨,搗爛取汁,和蜂蜜酌量服之。”中國藥科大學葉橋泉教授的經驗是:“尿血之人,用蕹菜和白蘿蔔一同搗爛,絞汁一杯,以蜂蜜調服。”凡小便出血者,也宜用蕹菜炒食或煎湯飲。 花生 - 體虛尿血之人,宜用連衣花生水煮食用,可以收到補虛止血效果。馬文飛《食物療法》曾介紹:“治尿中帶血:炒花生仁外面的紅衣(不要鹹的)半茶杯,研為細末,開水沖服。據現代研究表明,連衣花生有止血作用,尤其花生衣的止血作用更好,它比花生仁的止血作用強 50 倍,但炒熟後效力大減。其止血原理現多認為與抗纖維蛋白溶解有關。 柿餅 - 性寒,味甘澀,有止血作用,對吐血 、嗽血、咯血、血淋、痔血者均宜。對實證小便出血兼尿道灼熱疼痛者,食用柿餅最為適宜。可用柿餅適量,加水煮爛當點心吃,1日2次。【P558】 槐花 - 性涼,味微苦,有清熱 、涼血 、止血的作用。故凡血分有熱而出血之病,諸如小便出血、痔瘡出血、鼻出血、 月經出血過多等,食之均宜。對於尿血,古代《篋中秘寶方》《滇南本草》等書中皆用之,《本草求真》也說它“治大、小便血,鼻衄。”因此,無論是尿路感染出血,或是泌尿系結石而小便出血,或是其他原因的尿血者,都宜食用。 此外,尿血之人還宜分別 實火與虛火,吃些西瓜、柿子、荸薺、冬瓜、枸杞頭 、瓠子 、地瓜、地耳、絲瓜、菊花腦、水芹菜和黑木耳等。
忌食物品
尿血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胡椒 - 性大熱,味辛辣。明•李時珍認為:“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清•王孟英也指出:“多食動火爍液,耗氣傷陰,故陰虛內熱,血證,皆忌之。”《本草經疏》還說:“胡椒,其味辛,氣大溫,血有熱,與夫陰虛發熱,熱氣暴衝,切勿輕餌。”尿血之人,主因熱蓄膀胱,或為陰虛有火,所以切不可多吃胡椒。 肉桂 - 為大辛大熱的調料食品,有助熱上火,動血傷陰之弊,一切出血性疾病皆不宜食之。尿血之人尤當禁忌,誤食之會加重小便出血的病情。 丁香 - 為五香粉調味品之一。性溫熱,味辛,有助熱上火之弊。 《本草經疏》就認為:“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中亦說:“陰虛內熱人忌之。 ”因此,無論是因實火,還是虛火尿血者 ,概不宜食用丁香之類五香粉。【P559】 人參 - 性溫熱,味甘苦,為補氣強壯之物。但有助熱上火、耗陰動血之弊,凡出血性疾病,如中醫辨證屬血熱證,屬火熱證,屬實證或是陰虛火旺之出血證,概不可服。尿血之人若體質不虛,或屬急性尿血,皆當忌之。 此外,還應忌吃辣椒、花椒、生薑、茴香、芫荽、香椿頭、芥末、荔枝、龍眼肉、川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