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

腎炎又稱腎小球腎炎,有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之分。據研究,病人在感染上溶血性鏈球菌或其他細菌與病毒後,人體內產生對鏈球菌或其他細菌及病毒的相應抗體,與致病菌的抗原作用生成複合物,沉著於腎臟,從而發生腎臟炎症變態反應。急慢性腎炎均可表現為浮腫、高血壓 、少尿、血尿和蛋白尿。腎炎多屬於中醫“正水”“石水”“水腫”“陰水”等證的範圍。由於急性腎炎與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宜忌基本相同,故一併說明。

宜忌原則


腎炎病人在發病初期,忌吃高蛋白飲食,一般每日每千克體重不應超過 1克,每天可限制在 35~40 克左右。這是因為蛋白質在體內代謝後,可產生多種含氮廢物,又稱“非蛋白氮”,如尿素、尿酸、肌酐等,這會增加腎臟排泄的負擔。特別是在腎功能減退、尿量減少的情況下,更會導致血液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高,形成尿毒症。腎炎後期,若尿中排出大量蛋白質,並有明顯貧血及水腫,且血中尿素氮接近正常值時,又當增加蛋白質飲食,每日每千克體重1.5~2.0 克,全天蛋白質總量可在100 克左右,而且要採用動物蛋白,如牛奶、各種奶製品、雞蛋等。【P560】 腎炎病人宜吃醣類食品和澱粉類食物,如米麵雜糧、藕粉、甘蔗、 山藥、蜂蜜、 白糖、各種果汁飲料、新鮮水果等。因為這些食品在體內代謝後,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增加腎臟負擔。同時宜吃含維生素,特別是富含維生素 C、胡蘿蔔素、核黃素之類的新鮮蔬菜瓜果。對於動物性脂肪亦忌多食。 腎炎之人宜吃容易消化,性質平和而無刺激性的食品,這樣可以避免加重腸道及腎臟負擔。忌吃油煎熏炸之類不易消化的食物,忌吃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吃含草酸量較多的菠菜 、竹筍、莧菜等,忌吃黃豆及豆製品等含有大量嘌呤鹼食物,以免產生過多尿酸,對腎炎不利。 腎炎病人忌鹽,民間有“忌鹽百日”之說,特別是腎功能障礙,對鈉的調節能力明顯不良,出現浮腫、少尿、血壓升高時,忌鹽更是十分必要的。若病人尿量少於每天 500 毫升時,就更應該嚴格忌鹽。若水腫消退,血壓不高,尿量正常的情況下,則要保持低鹽飲食。每日只能用鹽 1~3克,小兒不超過 1克,並忌吃鹽醃及含鹽多的食物。據分析,每 100 克常用食物含鈉量在 100 毫克以下的有:大白菜、萵筍、冬瓜、 西瓜、南瓜、絲瓜、西紅柿、芋頭、荸薺、莧菜、豆類、橘子、蘋果、梨等;含鈉量在 200毫克以上的食物有:豆腐、 蘑菇、紫菜、榨菜、 茴香、冬菜 、雪里蕻等 腎炎病人忌食鈉鹽,往往買無鹽醬油或秋石代鹽食用。這種醬油含鉀而不含鈉,對腎功能正常,尿量並不少,血鉀又不高的人是可以的。但若病人腎功能較差,尿量又較少時,又當慎用。因為鉀離子是隨尿液排出體外的,如果尿量少,鉀排出少,則多吃無鹽醬油有可能會出現高血鉀症,這樣會危及心臟,甚至抑制心臟跳動而發生意外。腎炎病人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時,可不控制鉀鹽的攝入;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或有高血鉀時,則宜選食低鉀物品。據分析每 100 克常用食物含鉀在100毫克以下的有:蛋類、【P561】麵筋、藕粉、涼粉、粉皮、菱角、南瓜、菜瓜等;含鉀量在300 毫克以上的有:花生、豆類、土豆、紅薯、油菜、菠菜、水芹、芫荽、榨菜、蘑菇 、海帶、大棗、柿餅等。

宜食物品


腎炎患者宜食物品有。 番薯 - 含多量的醣類和維生素 ,無論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均可充飢食用。 薏苡仁 - 能健脾、清熱、 利濕,對腎炎患者水濕氾濫、 浮腫尿少者,宜煮粥食。 蠶豆 - 性平,味甘,健脾利濕,凡是腎炎水腫之人宜食。 《湖南藥物誌》稱蠶豆能“利尿”,並有“治水腫:蠶豆100克,冬瓜皮 100克,水煎服”的記載。 白扁豆 - 適宜急慢性腎炎水腫者服食。 《本草匯言》中載:“治水腫:扁豆三升,炒黃,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錢,小兒用一錢,燈心湯調服。” 白扁豆有健脾利水的效果。 四季豆 - 能清熱、利尿、消腫,腎炎浮腫尿少者宜食。 西瓜 - 腎炎水腫或高血壓者宜食,西瓜及西瓜皮均有利小便、消水腫、降血壓作用。可用西瓜汁或西瓜皮多量水煎服,或西瓜連皮切碎,水煮濃縮成西瓜膏,開水化服,每次 1-2匙、每日2次。 玉米須 - 據現代藥理試驗證實,玉米須確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故急性腎炎浮腫之人尤宜服食。據《中華內科》1960年第8期介紹,治療腎病綜合徵,每次用乾玉水須 60 克,洗淨煎服,每日早晚兩次。臨床治療 12例,治療3個月後,9例水腫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於服用後 15 天水腫全消,一般於3 天即開始有利尿現象,同時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葡萄 - 腎炎水腫之人宜吃葡萄,葡萄能利小便。 《百草鏡》中就曾說:“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腫。”葡萄又含多量的糖,《陸川本草》認為它“滋補強壯,補血,強心利尿。 ”所以,葡萄對急性腎炎之人是有益的果品。 萵苣 - 含豐富的醣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B、維生素C、維生素E及鈣、磷、鐵、鉀、碘等礦物質,多吃萵苣能提高血管張力、促進利尿。萵苣所含的鉀鹽,又有利於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有利於排尿,故腎炎患者宜食。 山藥 - 味甘,性平,有良好的補益脾腎的作用。凡慢性腎炎之人宜常食之。腎炎日久,多表現為脾腎氣虛,山藥補脾益腎,故宜常吃多食,頗有裨益。 冬瓜 - 有利水消腫作用,又含有多種維生素,故急性腎炎病人宜食。民間常用冬瓜1個,同赤小豆 120 克,加水煨爛,飲服。冬瓜的皮也有很好的利水消腫功效。 《本草圖經》稱:“功用與冬瓜等”《現代實用中藥》對急性腎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腫者,選用冬瓜皮18克,西瓜皮18克,白茅根 18克,玉米須 12克,赤小豆 150克,一同水煎,1日分3次飲汁,頗有效驗。 赤小豆 - 為利尿食品,有消炎解毒作用,可治各種浮腫病 同樣適宜急性和慢性腎炎水腫者服食。 豇豆 - 能補脾胃,又可補腎。 《醫林纂要》稱它能“滲水,利小便,升清降濁”,適宜腎炎患者食用。【P563】 白茅根 - 有清熱利尿作用,藥理實驗證明,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鉀鹽有關。山西、貴州、雲南、山東、甘肅等醫學雜誌均有食用白茅根(乾品)250 克,洗淨切碎,水煎代茶,連飲1~2週或至痊癒。通常在1~5天內小便即顯著增多,隨之水腫逐漸消失,高血壓及尿檢變化亦漸好轉而趨正常。 荷葉 - 能消水氣浮腫,急性腎炎者宜用荷葉煎水代茶,或用《證治要訣》中的辦法:“治陽水浮腫:敗荷葉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 黃芪 - 急性和慢性腎炎均宜服用生黃芪,因生黃芪有利水消腫之功。據現代藥理實驗報導,口服黃芪煎劑,確有利尿及鈉排出量增加作用。據1964 年中國生理科學會以及上海中醫學院介紹,黃芪對實驗性腎炎,尿蛋白定量顯著低於對照組,能降低尿蛋白的排泄。 胡蘿蔔 - 適宜急性腎炎患者,尿中僅有少量紅血球、膿球、微量蛋白時,適宜用胡蘿蔔 150 克,燒湯,每日當點心服食。 胡蘿蔔纓 - 據《上海中醫藥》雜誌1956年第1期中介紹:急 性腎炎水腫者,適宜用胡蘿蔔纓500~600 克,洗淨後蒸熟服食。 一般食後第1天,尿量顯著增加,連食1週,水腫可消。 薺菜 - 能健脾利水,補充植物蛋白。薺菜含較多的蛋白質、醣類和維生素,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故適宜慢性腎炎血尿和蛋白尿較多者煎水代茶飲。【P564】 黑大豆 - 俗稱黑豆、烏豆。能活血、利水、祛風、解毒,善治水腫浮腫之病。 《本草綱目》云:“治腎病,利水下氣,制諸風熱。”【P565】 香菇 - 又叫香蕈,性平,味甘,有補氣血的作用。日本名古屋大學萬谷教授發現,香菇所含的特殊氨基酸,能使急慢性腎炎患者的尿蛋白顯著下降,可治療各種腎臟疾病,且無副作用。因此,腎炎病人食之頗宜。 白木耳 - 性平,味甘淡,是一味清補營養品,能滋腎、潤肺養胃。據研究,白木耳中所含的銀耳多醣能改善腎功能。所以,對慢性腎炎體質虛弱者來說,白木耳起到扶正強壯的作用,經常食用,尤為適宜。 此外,腎炎患者還適宜吃些番茄、土豆、瓠子、靈芝、茯苓、 啤酒花、絲瓜、胡桃、蓮子、青菜、白菜、燕窩、黑木耳、 牛奶、蜂蜜、 植物油、桑椹子、藕、麥片、花生、芝麻 、 枸杞子 等。

忌食物品


腎炎患者應當忌吃下列食物。 雞蛋 - 慢性腎炎,尤其是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時,忌吃雞蛋。若過多地食用雞蛋,容易導致體內尿素氮增多,使腎臟病情加重,進一步出現尿毒症。【P566】 香蕉 - 性寒。據現代研究,香蕉中含鉀量較多,多吃香蕉會引起血鉀增高,對急性和慢性腎炎病人不利。所以,對腎炎患者腎功能不良時,忌吃香蕉。【P567】 菠菜 - 性涼,民間有的地區認為它也屬“發物”食品。 《醫林纂要》中也認為:“多食發瘡。”清代食醫王孟英也曾指出:“病人忌之。”現代某醫院臨床觀察部分腎炎患者吃菠菜後,可見到尿內管型或鹽類結品增多,尿色變混。所以,患有腎炎病人,應忌食或謹慎食用菠菜。 竹筍 - 性涼,味甘,能清熱利水。但據現代研究,由於竹筍含有較多的難溶性草酸鈣,這對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不利,故應忌食之。 食鹽 - 性寒,味鹹。鹹走腎,腎病勿多食鹹。所以,腎炎之人應忌鹽,尤其是急性腎炎水腫之時,和血漿蛋白低下的慢性腎炎病人,更要禁忌吃鹽,以防引起水鈉瀦留,加重腎炎水腫。 此外,腎炎患者還應忌吃皮蛋、鹹鴨蛋、鹹蘿蔔乾、 醃雪菜、鹹菜、榨菜、豆腐乳、麵醬、醬油等含鹽量過多的食物;忌吃生薑、咖哩、芥末、胡椒、辣椒、 肉桂、茴香、花椒等辛辣刺激性的調味品;忌吃 芹菜 、咖啡、 可可、茭白、莧菜、豆腐、土豆、油菜、香椿頭;腎功能不全,血中非蛋白氮增高時,又忌吃禽蛋等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