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所致的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病,典型病例有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重減少)而乏力,即所謂“三多一少”的症狀。 。也有不少病例僅有“一多”或根本沒有“三多”的症狀,但檢查空腹血糖超過6.1 毫摩爾/升。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認為其發病均由內熱化燥、傷津耗液、陰虛火旺所致。
宜忌原則
糖尿病人除服用降糖藥物治療外,其飲食調理極為重要,也極為複雜,這是因為其飲食調理要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病情輕重活動消耗量大小、體型的胖瘦,以及各種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多少而綜合掌握。總的來說,糖尿病人宜吃各種新鮮清淡蔬菜及豆製品;宜吃低脂肪飲食,尤宜食用植物油類;宜吃動物蛋白質和豆製蛋白質食品。根據中醫傳統理論,消渴病通常分為上消 、中消和下消。上消多飲,是屬肺熱津傷,宜吃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食品;中消多食,是屬胃火熾盛,宜吃清胃瀉火、養陰保津食物;下消多尿,是屬腎陰不足、虛火內灼,宜吃滋陰清熱、補腎固攝之品。凡糖尿病患者,忌吃含糖多的糕點、餅乾、蜜餞、果脯、水果之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膩甘甜物品;忌吃炒爆香燥,溫熱助火食品。
宜食物品
糖尿病患者宜食以下物品。 南瓜 - 適宜作為糖尿病人的特效食品。南瓜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和糖,可作為糧食的代用品。由於南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A 原,使胰臟機能增強,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改善體質,故對糖尿病有效。每天可用鮮南瓜 250~500 克,加水煮熟食用,分兩次食完,療程不限。 苦瓜 - 俗名癩葡萄,性寒,其味甘中帶苦,它含有一種胰島素樣的物質,叫“多肽-p”,它具有同胰島素一樣的效果,適宜糖尿病人食用,有明顯的降糖作用。可用新鮮苦瓜做菜吃,每餐 100克,1日3次。國內一些醫藥單位已將苦瓜製成乾粉、片劑或膠囊等劑型,作臨床試驗治療。據報導,某醫院用苦瓜製劑治療糖尿病人數百例,治愈率高達30%,有效率達 80%。 西瓜皮 - 糖尿病人口渴、小便混濁者,宜吃西瓜皮,它有清熱、 解渴、利尿作用。可用新鮮西瓜皮炒熟作菜,也可與冬瓜皮等量煎湯喝。 冬瓜 - 味道清淡,肉質柔軟,有獨特的清涼感,能清熱解毒,是糖尿病人理想的菜蔬。可用冬瓜 1千克,略加水煮熱,絞取汁常服。有一種民間藥用的冬瓜水,是將冬瓜連皮切碎,放入瓦罐中存放一年以上,供糖尿病人飲用。 冬瓜皮 - 消渴不止,小便多的糖尿病人宜多食常食冬瓜皮,有止渴作用。民間常以新鮮冬瓜皮 50~100克,配合麥門冬 30~60克,黃連 5~10克,一同煎沸,1日分2~3次飲用。也有用新鮮冬瓜皮、西瓜皮、天花粉各 30~60 克,煎水代茶飲。【P589】 山藥 - 能補腎益精,健脾益肺,而且營養極為豐富,含有植物蛋白質和19 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每日吃山藥,可以使細胞活力旺盛,對防治糖尿病有功效,尤其適宜下消腎虛的糖尿病人食用。據史料記載,上海天廚味精創始人吳蘊初曾留學日本,精通化學,因患糖尿病,注射胰島素無效。後來服用山藥,日驗其尿,自服山藥後,尿中糖分逐漸減少,未幾病即痊癒。 黃豆 - 不僅營養價值很高,含 40%~50%的植物蛋白質,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還含有一種“抑胰酶”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所以,它是一種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但消渴之人服食黃豆不宜炒爆食用,以免助熱上火。宜用水煮食 或製成豆漿、豆腐、百葉等各種豆製品服食。 芹菜 - 是屬含糖量很低的清淡蔬菜。民間一直流傳,用以治療糖尿病,常以鮮芹菜 500克,洗淨搗汁,分2次飲用,堅持服食,有一定效果。 蕹菜 - 俗稱空心菜。能清熱涼血 適宜消渴病人服食。糖尿病患者因代謝紊亂蛋白質丟失過多,蕹菜所含的豐富蛋白質能代為補充,而所含維生素 B1 又可幫助糖的代謝作用,這對防治糖尿病有益。 豆苗 - 又稱豌豆頭。能防治糖尿病。胰島素失調,使血糖增高,這是糖尿病人糖代謝紊亂所致,多吃豆苗等綠色蔬菜,可控製糖的攝入,而且豆苗所含的豐富蛋白質能補充因代謝紊亂而失去的蛋白質,使病情逐漸控制。民間常用鮮嫩豆苗,洗淨搗爛絞汁,每次約半杯,1日2次飲用。 菠菜 -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有“綠色蔬菜之王”的美譽,適宜糖尿病人消渴飲水無度者食用。【P590】 豇豆 -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能降低血糖,引起糖尿病,從而出現多尿和口渴等情況。常吃多吃豇豆對口渴多尿等症皆有療效。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食物中藥與便方》中有載:“糖尿病,口渴,小便多,用帶殼豇豆 30~60克,水煎,每日1次,喝湯吃豆。” 枸杞頭 - 又名枸杞菜。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清火止渴佳蔬,適宜消渴者食用。可用枸杞的嫩頭苗,不拘多少,洗淨後炒作菜吃或煨湯喝。 菊芋 - 俗稱洋生薑。有清熱解毒作用,對糖尿病有效。既可用菊芋醃製當小菜吃,又可用鮮菊芋 30~60克,水煎作湯喝。 鮮藕 - 含有豐富的澱粉、鞣質、維生素 B、維生素C 和食物纖維等。據研究,鮮藕的食物纖維能刺激腸道,促進有害物質的排出,減少膽固醇和糖值,具有預防糖尿病的作用。適宜糖尿病人 生食或飲用鮮藕汁。 豆腐 -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脂肪和糖分較少,每100克豆腐中含糖分 2.7克左右,是糖尿病人的最好食品之一。中醫認為豆腐能清熱、生津、潤燥、止渴,所以,消渴患者宜常吃豆腐。 蘑菇 - 含豐富的蛋白質 多種維生素食物纖維,能增強身體抗病能力。據動物實驗報導,蘑菇培養液還有抗菌,降低血糖作用,故糖尿病者宜食之。常以蘑菇為菜或煮汁飲用,有益於改善糖尿病症狀。 草菇 - 據研究,草菇因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能減少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故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P591】 金針菜 - 是含糖量和脂肪量極低,而富含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的營養食品,最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黑木耳 - 屬低糖低脂肪食品,而蛋白質、維生素、食物纖維的含量卻很高,這對糖尿病患者極為有利,消渴之人宜常食之。據《哈爾濱中醫》1960年第8期中介紹:用木耳、 扁豆各等分,共研成粉,每服9克,治癒3例糖尿病人。 青菜 - 含糖量很低,每百克約含糖分 2.4 克左右,故糖尿病人宜多吃常吃,以蔬菜充飢。 薺菜 - 是一種低糖佳蔬,其含糖量約為 3.1%,故消渴病人宜食。 西紅柿 -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而糖分僅含 2.2%,所以糖尿病人宜食用。 小麥麩 - 是一種高纖維食物,糖尿病人宜食,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據《浙江醫學》1960年第5 期介紹,以60%小麥麩、40%麵粉拌和雞蛋做成食品服食,不用其他藥物,治療 13例糖尿病人,有效率達 73%。 玉米須 - 據葉橘泉教授《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玉米須有降低血糖作用,可用它煎水代茶飲。【P592】 瓠子 - 性寒,有清熱、止渴、除煩的作用,可治煩熱口渴的糖尿病。 《千金•食治》云:“主消渴。”《唐本草》亦載“止渴消熱。” 枸杞子 - 能滋腎陰,治消渴。元代名醫王好古曾說:“枸杞子主渴而引飲,腎病消中。”所以,對下消之人尤宜。據有關實驗證明,杞子有使血糖下降的作用,血糖過高,可以引起身體機能虛性亢進,枸杞子能滋陰降火,就是降低血糖的效果。【P593】民間常用甘杞子一味,蒸熟後嚼碎吃,每次3克,每日2~3次,也可用枸杞子 15 克,每日煎湯或開水沖泡代茶飲。 草莓 - 據《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糖尿病,消渴尿多:鮮草莓頻頻食之。”但畢竟含有一定糖分,應當適量食用。 槐花 - 能清熱、涼血。 《東北藥植誌》載:“治療糖尿病的視網膜炎。” 民間常用鮮槐花適量,炒煠作菜食之,對糖尿病併發視網膜炎的患者,尤為適宜。 蜂乳 - 俗稱蜂王漿-據研究,蜂乳中含有胰島素樣物質,能增強人體內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另據 1964 年北京市生理科學年會上介紹,經動物實驗表明:王漿能降低正常大鼠、 小鼠及四氧嘧啶糖尿病之大鼠的血糖,此外,還能部分對抗腎上腺素對正常小鼠的升血糖作用。 米醋 - 歐美及日本等國,已將醋列為“長壽飲料”,喝醋蔚然成風,糖尿病亦宜食用。據高允旺《偏方治大病》中介紹:取生雞蛋 5 個,打碎置碗中,加入米醋 150 毫升調和,泡約36小時,再用醋、蜂蜜各 250 毫升與原來的醋蛋液和勻,每日早晚口服 15 毫升。根據實驗報告,此法可改善機體酸鹼平衡,促進人體內分泌機能,使各腺體分泌正常,連續服用確見效果。 牛奶 - 能補虛損、養肺胃、生津液、止消渴。古代《廣利方》中記載:“治消渴,心脾中熱,下焦虛冷,小便多,漸贏瘦:生牛、羊乳,渴即飲三、四合。” 據現代研究,牛奶是一種低糖飲食,其含糖量約為 4.8%,故糖尿病宜食。 羊乳 - 有溫潤補虛作用,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比牛奶為高,而含糖量也僅有 4.8%,能治消渴。 《藥性論》記載;羊乳潤心肺,治消渴。《食療本草》亦云:補肺、腎氣,亦主消渴。【P594】 馬乳 - 性涼,味甘,能補血潤燥、清熱止渴,適宜消渴病人服食。 《唐本草》載:“馬乳止渴療熱。”《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馬乳功同牛乳而性涼不膩,補血潤燥之外,善清膽、胃之熱,止消渴。” 茶葉 - 對糖尿病有一定效果。日本醫學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曾在《茶葉新聞》雜誌上稱,他們對 10 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試驗,飲茶對所謂慢性糖尿病毫無例外地有顯著療效;茶的飲用,對於中等程度和輕度糖尿病患者來說,能使尿糖減少,或者完全消失,具備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對於嚴重程度的糖尿病,要使尿糖全部消失是困難的,但是,可以使尿糖降低,減輕各種主要症狀。 燕麥 - 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尤其是含極豐富的亞油酸,30 克精燕麥麵中的亞油酸量,相當於 10粒益壽靈或脈通,所以對糖尿病有輔助療效,患糖尿病者宜食之。 芝麻 - 據現代研究,黑芝麻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臟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而本身含糖量也頗低,故患有糖尿病者宜食之。 醍醐 - 是牛乳製成的食用脂肪,屬於高脂肪低蛋白低糖食品。在 100 克醍醐中,脂肪含量高達 20克,而蛋白質僅2.9 克,碳水化合物4克,它還具有滋陰養營止渴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甘涼潤燥,充液滋陰,止渴耐飢,養營清熱” 這些功效對糖尿病患者頗為適宜。【P595】 萵苣 - 由於萵苣的含糖量低,又含有較多量的菸酸,而菸酸被視為胰島素的激活劑,因此,很適宜糖尿病人經常食用。 黃瓜 - 性寒,有生津止渴和清熱作用。 《日用本草》也認為黃瓜能“除胸中熱,解煩渴”。黃瓜中所含的糖甙、甘露糖、木糖等醣類不參與體內糖代謝,糖尿病人適宜經常食用,不但血糖不會升高,反而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黃精 - 善能益氣養陰。 《本草便讀》還認為黃精是“補養脾陰之正品”。根據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的經驗,黃精能抑制尿糖和血糖,對於鹽酸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症,有顯著下降作用。葉氏還曾介紹:“糖尿病:黃精15克,山藥15克。楤 木根皮 12克,水煎服,1日2次分服。【P596】 此外,糖尿病人還宜吃薏仁米、碗豆、茭白、甘藍、大白菜、竹筍、羊栖菜、香菇、靈芝、黃芪、沙參、 西洋參、菊花腦、茼蒿、水芹菜、胡蘿蔔、慈姑、豆腐、腐竹、植物油等。
忌食物品
糖尿病者忌食下列食物。 爆米花 - 又稱炒米。一是爆米花屬澱粉類食物,二是由於爆米花燥熱傷陰,對陰虛火旺之體的糖尿病人,切忌服食。正如《隨息居飲食譜》所言:“炒米雖 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爆玉米花性同炒米,故也當忌食。【P598】 糯米 - 糖尿病人不宜多食,因為糖尿病患者是對糖的代謝不正常,忌食多醣食物,而米飯在體內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當忌食之。 鍋巴 - 為燒飯時所起的焦鍋巴,不僅含糖量多,而且易香燥助火,糖尿病患者忌食之。 番薯 - 俗稱山芋、紅薯。性平,味甘,它含有大量的糖分,所含的糖主要是麥芽糖和葡萄糖,因此,糖尿病之人忌食之。 甘藷 - 俗稱山薯。楊孚《異物誌》中說:“甘藷似芋,南人專食以當米穀。”明•李時珍也認為“功同薯蕷”。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故糖尿病患者當忌食。 梨 - 性涼,味甘微酸,中醫雖說梨能“止消渴”,但應指熱病津傷口渴或酒後或暑熱煩渴而言,並非是糖尿病的消渴。因為梨中含豐富的糖分,其醣類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所以,患有糖尿病血糖升高者忌食之。 桃子 - 又稱水蜜桃。性質溫熱。 《別錄》中即有“多食令人有熱”的記載。 《滇南本草圖說》也認為“多食動脾助熱,發瘡癤”。這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升高伴有癰癤之人,尤當忌之。桃子中又含多量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木糖等,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達7%。因此,糖尿病人切勿食之。 橘子 - 性涼,味甘酸。中醫雖然認為它能生津、潤肺、止渴、潤燥,《日華子本草》還說它“止消渴”,但這種“止消渴”只是指熱病口渴,炎熱於渴,或酒後煩渴而言,不能適用於糖尿病消渴症。因為橘子中也含豐富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及蔗糖【P599】,多食更易導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症情,切忌食之。 柿子 - 性寒,味甘澀。因柿子中含糖量較高。據分析每100 克熟柿中含糖可達 5~20 克,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等。所以糖尿病者忌食之。柿餅中的含糖量也很高同樣不適宜糖尿病之人食用。 大棗 - 又稱紅棗。性溫,味甘,最有益氣補血作用,但它又含有豐富的糖分。據分析,鮮棗中的含糖量可達26%~36%,而乾棗中的含糖量能高達 60%以上。因此,糖尿病者切勿多食。 荔枝 - 性溫,味酸甜。一方面荔枝性質溫熱 ,極易助熱上火,加重糖尿病人內熱病情;另一方面,荔枝中含多量的葡萄糖、果糖 、蔗糖,其葡萄糖含量高達66%,因此,糖尿病者均當忌食。 香蕉 - 性寒,味甘,其果肉中含糖量為 11%,約佔香蕉乾中90%以上的糖分,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服食。有人發現糖尿病人吃了香蕉,可以使尿糖相對降低,並有利於水鹽代謝的恢復,認為這可能與香蕉中高鉀低鈉有關。錄之以供參考。不過既然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還是忌吃為妥。 椰子汁 - 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暑、生津 、止渴的作用,對暑熱煩渴或發熱口渴之人適宜。但對糖尿病之消渴者法當忌之。因為椰子汁中含有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異物誌》中記載:“椰子,飲其漿則增渴。”這說明糖尿病人誤食之,會加重病情,增高血糖,以致“增渴”。 櫻桃 - 不僅含較多的糖,同時其性溫熱甘澀,易導致內熱更甚。如《飲食須知》中說它“味甘澀,性熱,多食助虛熱。”《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櫻桃甘熱溫中,不宜多食,諸病皆忌。〞糖尿病者切勿多食之。【P600】 龍眼肉 - 一方面由於桂圓肉性質溫熱,易助熱上火,加重糖尿病人的陰虛火旺病情;另一方面它又含豐富的糖,尤其是葡萄糖含量高達25%,同時又含 0.2%的蔗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切勿多食。 葡萄 - 性平,味酸甜。中醫認為,多吃葡萄易生內熱,故消渴之人當忌食之。由於葡萄中含有很多的糖分,而且主要是葡萄糖,易為人體直接吸收。尤其是葡萄乾,僅含 17%的水分,其含糖量相對更高。凡有糖尿病者,法當忌食。 無花果 - 性平,味甘,又有開胃、助消化、增加食慾的作用。無花果含糖量很豐富,據分析,無花果鮮果中的含糖量可達20%~28%,乾果中則更高,約為 60%~70%的含糖量,而且多為葡萄糖和果糖,易為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切忌食之。 芒果 - 素有“熱帶果王”之稱。其性涼,味甘酸,含糖量較豐富。每100 克新鮮芒果中,可含11.4~12.4 克的糖分。其果汁中主要含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等。因此,糖尿病人忌食為妥。 甘蔗 - 其性雖寒,又能清熱生津止渴但它同時又含有大量的糖分,約佔 12%,主要是由蔗糖、葡萄糖和果糖三種成分構成,這對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是極為不利的,理當忌食或禁食之。 荸薺 - 由於荸薺中含多量的糖和澱粉,其中澱粉含量佔 18.75%,澱粉在體內又會轉化為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荸薺。 辣椒 - 性大熱,辛辣味很強,是著名的大辛大熱刺激性食物。它雖含糖量不高,但多吃久吃,極易傷陰助火。糖尿病人多表現為中醫所謂的“陰虛內熱”體質,因此也不宜多吃常吃辣椒。【P601】 西瓜 - 性寒,味甘淡,雖有清熱 、除煩、止渴的作用,《飲膳正要》還說它“主消渴”,但這不包括糖尿病的多飲口渴症。因為西瓜中含豐富的糖分,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所以,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西瓜。 芋頭 - 又稱芋艿。清•王孟英雖有“消渴宜餐”之說,但中醫所說的消渴症絕不等同於西醫的糖尿病,而且芋頭中含澱粉量特別豐富,每100 克芋頭中可含有69.6克的澱粉。澱粉在體內易轉化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之。 花椒 - 性溫熱,味辛辣,中醫認為“有小毒”,是最為常用的芳香調味品。但易助熱上火,耗氣傷陰,所以,古代醫家均認為陰虛火旺之人忌食之。正如《本草經疏》中所言:“一切陰虛陽盛, …消渴等證,法所咸忌。”因此,對陰虛內熱的糖尿病患者,切勿多食花椒。 蜂蜜 - 性平,味甘。蜂蜜中含有 35%葡萄糖和 4%果糖,這兩種糖都可以不經過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所以,血糖偏高者不宜多吃。 白糖 - 凡食用糖,包括白糖、紅糖、飴糖、冰糖,以及各種糖的製品,諸如硬糖、軟糖、奶糖、酥糖、巧克力糖等,患有糖尿病者,皆禁忌食用,因為食糖比其他食物更迅速地被吸收而升高血糖,從而導致病情加重。 人參 - 性溫熱,味甘苦,為一種溫補強壯食品,有助熱上火動血之弊。凡屬陰虛火旺之病,皆當忌食。糖尿病多屬陰虛內熱,乾渴多飲,切不可多吃人參之劑。近代研究證實,糖尿病人服食人參,有的只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況,但不能改變血糖過高的程度。因此,凡血糖升高之人,切勿食之。【P602】 此外 ,糖尿病患者還要忌吃蘋果、杏子、枇杷、金橘、石榴、桑椹、甜橙、羊桃、果子、海棗 、沙棗、土豆、地瓜、胡椒、砂仁、菱角 、芡實、甜瓜、肉桂、丁香、茴香、甜菜、酒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