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可分為局限性盤狀和系統性兩型,80%為女性患者,多在20~49 歲發病,病變的主要部位是在全身的結締組織。中國傳統醫學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在疾病的早期,或急性期,或者說活動期,通常表現為發熱、出疹、關節紅腫壓痛、脈數等為主,呈現熱毒熾盛型;在疾病的後期,或慢性靜止期,表現以腰酸、耳鳴、足跟痛、五心煩熱、盜汗、大便乾結、小便短赤、月經不調為主,多屬腎陰虛,或陰虛火旺型。【P616】

宜忌原則


紅斑性狼瘡患者的飲食,應根據上述兩種類型分別選擇。中醫辨證屬於熱毒熾盛型者,宜吃性涼清淡的瓜果蔬菜,忌吃辛辣溫熱刺激性食物,忌吃煎炸炒爆、香燥傷陰助火的食物。腎陰不足、陰虛生內熱者,宜吃具有養陰清熱、滋腎降火作用的食物,同樣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溫燥傷陰食品。

宜食物品


凡紅斑性狼瘡之人,根據自身病情,宜分別選擇下列食物。 綠豆 - 性涼,味甘,善於清熱解毒。 《開寶本草》說它能“清熱解毒”。 《本草匯言》認為綠豆“解熱毒,並治金石丹火藥毒,並酒毒,煙毒,煤毒的病”。對於毒熱熾盛的紅斑性狼瘡患者,最宜用綠豆煎湯飲用,也適宜常食綠豆芽或綠豆粉製劑。 梨子 - 性涼,味甘微酸,有清熱、生津、化痰、止渴的作用。 《本草綱目》云:“潤肺涼心,消痰降火。”《本草通玄》亦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凡患有紅斑性狼瘡者,無論初期或後期,均宜食用,生吃熟食皆宜。 甘蔗 - 性寒,味甘,能清熱、生津、潤燥。明•李時珍說:“蔗,其漿甘寒,能瀉火熱。”《本草經疏》亦云:“甘寒除熱潤燥。”紅斑性狼瘡者,無論是毒熱熾盛,或是陰虛火旺,食之皆宜,既能清熱解毒,又可生津養陰。 西瓜 - 性寒,味甘,最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清心利小便。 《本經逢原》中還說:“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泄。能解太陽、陽明中喝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尤其是在炎熱夏季,患有紅斑性狼瘡之人,食之最宜。 荸薺 - 性寒,味甘,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又能生津、止渴。 《本草再新》還認為,荸薺能清心降火,補肺涼肝。對毒熱熾盛的紅斑性狼瘡病人,食之最宜; 對陰虛火旺者,食之亦宜。【P617】 桑椹 - 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曾說“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本草經疏》中還認為:“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由此可見,對於腎陰虧虛、陰虛火旺型紅斑性狼瘡病人,最宜食用桑椹子。 枸杞子 - 性平,味甘,是中醫最為常用的補益腎陰之藥,民間百姓也喜用枸杞子泡茶當飲料服用。對於腎陰虛表現為腰酸、 耳嗚、腳後跟疼痛 、煩熱盜汗的紅斑性狼瘡患者,最為適宜。正如明代醫家繆希雍所言:“枸杞子,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 、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所以,紅斑性狼瘡後期多為腎陰虛而生內熱,常食枸杞,或煮粥,或當茶,頗有益處。 菊花腦 - 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適宜毒熱偏重的紅斑性狼瘡者,發熱 、出疹、口苦 、便秘、 關節紅腫疼痛時食用。或煎湯服,或炒食。 芹菜 - 無論旱芹,還是水芹,熱重型紅斑性狼瘡者食之皆宜。 《千金•食治》載:水芹“去伏熱”。旱芹亦有清熱作用,尤其是清肝熱。 《陝西草藥》說它 “祛風,除熱,散瘡腫。” 雖然芹菜無益腎滋陰之功,但對陰虛內熱者,亦可食用,起到“去伏熱”而不傷陰的效果。 馬蘭頭 - 為夏秋季野生佳蔬。性涼,味辛,有涼血、清熱、利濕、解毒作用。 《本草正義》云:“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 所以,熱毒偏重的紅班性狼瘡者,最宜食之。 枸杞頭 - 為春夏季野生蔬菜。性涼,味甘苦,既能清內熱,又能益腎虧。 《藥性論》說得好:枸杞葉“能補益精諸不足,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發熱諸毒煩悶,可單煮汁解之,能消熱面毒”。此外,歷代醫家還認為枸杞菜能“去上焦心肺客熱”,能“消熱毒,散瘡腫”,“能降火及清頭目”。凡紅斑性狼瘡之人,均宜食之。【P618】 蘿蔔 - 性涼,味甘,,它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C,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及消化酶。俗話說:“蘿蔔上了街,藥舖不用開。” 這是因為蘿蔔有多方面的作用。據中醫文獻記載,蘿蔔有清熱 、降火、行氣、消食、除脹、醒酒 、解毒、止渴、利尿、 止咳、定喘、止嘔、開胃、止瀉痢、通便秘、補血以及預防動脈硬化和防治癌症等作用。正因為如此,對於紅斑性狼瘡患者,食之最宜,無論生吃或熟食均可。 蘆根 - 性寒,味甘,嚼食或榨汁飲,猶如甘蔗,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由於它性大涼,《藥性論》中說:“能解大熱。” 明•李時珍也說它“甘能益胃,寒能降火”。對於邪熱偏旺的紅斑性狼瘡者,食之最宜。 金銀花 - 性寒,味甘,是中醫最為常用的清熱解毒之藥,民間也早已習慣用金銀花泡茶當作夏季清火解暑的清涼飲料。毒熱熾盛型紅斑性狼瘡病人,宜用金銀花煎水代茶,頻頻飲用。 冬瓜 - 性涼,味甘淡,古代醫家都認為冬瓜是一味清熱解毒的食品。唐-孟詵說它“去頭面熱”。 《日華子本草》說它“除煩,治胸隔熱”。《本草再新》還說:冬瓜“清心火,瀉脾火,解暑化熱”。凡紅斑性狼瘡之人,皆宜食之。 黃瓜 - 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元代醫家吳瑞認為黃瓜“除胸中熱,解煩渴。”《陸川本草》亦載:治熱病身熱,口渴。紅斑狼瘡之人,無論實火虛火,均宜食用,尤以生食涼拌最宜。【P619】 絲瓜 - 性涼,味甘。據《本草綱目》記載:“煮食除熱利腸,…涼血解毒,通經絡,行血脈。”《陸川本草》亦云:“絲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煩。治熱病口渴,身熱煩躁。 ”所以,絲瓜最適宜炎夏季節,供紅斑性狼瘡食用,無論虛實,皆宜服之。【P620】 薏仁米 - 據《上海市中醫醫院經驗方》中介紹,凡患有紅斑性狼瘡者,宜用薏仁米 15~30 克,煮極爛,放入白糖適量, 每日服1碗,有改善患者的面部紅斑作用。 槐花 - 又叫槐米。性涼,味微苦,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 《本草求原》中還說它為“涼血要藥”。 《醫林纂要》又認為它能“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這些作用對紅斑性狼瘡之人,最為有益,故宜常食之。 此外,紅斑性狼瘡病人還宜選食青菜、 薺菜、 胡蘿蔔、山藥 、茼蒿、黃芽菜、蕹菜、莧菜、地瓜、瓠子、番茄、蒓菜、菜瓜、 藕 、苤藍、百合、芋頭、馬鈴薯、黑木耳、銀耳、赤小豆、慈姑、牛奶、茶葉、草莓、蘋果 、橘子、柿子、無花果、枇杷、香蕉、 山楂、 西洋參、 沙參、生地黃等。

忌食物品


紅斑狼瘡者忌吃下列食物。 炒米 - 又稱爆米花。性燥熱,易傷陰。 《隨息居飲食譜》中曾說:“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紅斑狼瘡多為毒熱熾盛,或為陰虛火旺,多食炒米,傷陰助火,法當忌食。又有爆蘆花(即爆玉米花),其性亦燥熱助火傷陰,紅斑狼瘡之人亦忌之。【P623】 桃子 - 性熱、味甘酸。 《滇南本草圖說》中認為:“多食動脾助熱,發瘡癤。”《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生熱,發癰瘡。” 可見桃子性質溫熱,食之易助熱動火。紅斑性狼瘡者多屬熱毒熾盛,或陰虛火旺,故不宜多食桃。 杏子 - 性溫熱,味甘酸。根據古代醫家經驗,多吃杏子,有“生痰熱,發瘡癰,動宿疾” 的危害,而且民間也有“桃飽人,杏傷人”之說,因此,有紅斑性狼瘡患者,切勿食之為妥。 荔枝 - 性溫熱,多食易助熱上火。 《中藥大辭典》認為:“陰虛火旺者慎服。” 清•王孟英認為“多食發熱、動血,凡上焦有火者忌之。明•李時珍也強調:“火病人尤忌。 ” 紅斑性狼瘡者多屬內火熾盛,或陰虛火旺,故當忌食為妥。【P624】 楊梅 - 性溫熱,有助熱上火之弊。如《開寶本草》中說它“多食令人發熱”。 《本草從新》還認為“多食發瘡致痰”。 《本經逢原》中又指出:“血熱火旺之人不宜多食,恐動經絡之血而致衄也。”根據前人這些經驗,有紅斑性狼瘡者,不可多食,或謹慎食用。 櫻桃 - 性熱,味甘澀,易助熱上火。根據古代醫家經驗,或謂“有暗風人不可食,食之立發。” 或曰:“櫻桃傷筋骨,敗氣血,有寒熱病人不可食。”或者說:“櫻桃甘熱溫中,不宜多食,諸病皆忌。”說明陰虛火旺者皆當忌食之。紅斑性狼瘡病機複雜多變,總以內熱偏盛,故應忌食為妥。 茄子 - 其性雖涼,但民間及古代醫家卻認為茄子為發物食品。如《飲食須知》中說:“多食動風氣,發痼疾及瘡疥,諸病人莫食。”《隨息居飲食譜》亦告誡:“秋後者微毒,病人勿食。”所謂“動氣”“發痼疾〞,故視之為“發物”。紅斑性狼瘡之人應忌食之,或謹慎服食。 芫荽 - 又稱香菜,亦屬發物食品。如《千金•食治》中說“食之發宿病”。 《食療本草》也指出:其發痼疾。清代食醫王孟英甚至強調“凡病忌之”。因此,患有紅斑性狼瘡者,應忌食為好。【P625】 芥菜 - 又稱雪里蕻。性溫,味辛,中國民間多認為它是一種辛辣刺激性發物食品。如《本草衍義》說:“多食動風。”《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春芥發風動氣,病人忌之。 ”而且《本草綱目》還強調指出:“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這對紅斑性狼瘡的病情也多不利,故應忌食之。 辣椒 - 性大熱,味大辛,實為典型的大熱辛辣刺激性食物。 《藥性考》中認為多吃辣椒會“動火”,古今中醫均認為陰虛內熱者應忌之。紅斑性狼瘡多屬陰虛內熱體質,切勿多吃常吃,以免火上澆油。 香椿頭 - 即香椿樹的嫩頭,為春令季節性佳蔬。但民間及古代食醫均視之為大發食品。如唐•孟詵曾說:“香椿,動風,多食令人神昏,血氣微。”清•王孟英亦云:“多食壅氣動風,有宿疾者勿食。〞因此,患有紅斑性狼瘡之人,切勿食之,以免誘發和加重病情。 生薑 - 性溫熱,味辛辣。古代醫家多認為,久食生薑有“損陰,積熱”之弊,故多主張陰虛內熱者忌食之。紅斑性狼瘡多為熱毒為患,病者多屬陰虛內熱體質,所以切不可多吃生薑,以防加重病情。 胡椒 - 性溫熱,味辛辣。明•李時珍稱之為“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是一味典型的辛辣刺激性食品。凡屬陰虛有火,內熱素盛之人,包括紅斑性狼瘡這種頑固疾病,皆當忌之。 桂皮 - 即中藥肉桂。性大熱,味辛甘,純陽之物,有性熱助火、燥烈傷陰、動血破血之弊,凡一切熱證火證,或陰虛火旺之證,皆當禁忌。紅斑性狼瘡多為毒熱熾盛,或陰虛內熱,理當忌吃辛辣刺激性的桂皮。若食之,勢必加重病情,慎之慎之。【P626】 丁香 - 性溫,味辛,為常用的五香調味品之一,有助熱上火傷陰之弊。所以,《本草經疏》中告誡:“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陰虛內熱人忌之。”紅斑性狼瘡者,無論是毒熱熾盛,或是陰虛火旺,皆不宜多吃丁香調味品。 人參 - 為溫補強壯食物,能大補元氣。但人參性質溫熱,尤其是野山參,性熱助火,凡屬實證熱證,或是陰虛火旺之病,切莫食用。 “濫用人參,毒如砒鴆”,切記切記,慎之慎之。若食之,必有火上澆油之禍。 此外,紅斑性狼瘡患者還應當忌吃炸花生、荳蔻、花椒、 茴香、桂圓 、芥末、炒黃豆、炒蠶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