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腫痛

目赤腫痛又稱紅眼病,臨床表現為急性眼球充血、眼瞼紅腫,甚則不敢睜眼,怕光流淚。中醫認為,本病多因外感風熱之邪上犯,或因肝經火熱上注於目,或因過食菸酒辛辣物品,以致內熱上沖。這一病症相當於近代醫學的急性傳染性結膜炎、卡他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瞼緣炎等眼科疾患。

宜忌原則


患有目赤腫痛之人,宜吃清淡蔬菜及水果,宜吃具有疏散風熱作用的涼性食物,宜吃具有清瀉肝膽之火作用的涼肝物品。忌吃性屬溫熱的暖性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煎炸炒爆、油膩助熱 、香燥上火的食物。

宜食物品


凡急性目赤腫痛的眼疾之人,宜吃以下食物。 苦瓜 - 性寒,味甘苦,它既是一種佳蔬,又是一味良藥。 《生生編》載:“苦瓜除邪熱,清心明目。”《泉州本草》認為:“苦瓜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熱赤眼。”民間愛把苦瓜作為一種夏令保健食物來吃,可用其防治眼結膜炎。也有人用苦瓜做成涼茶飲用,治療風熱目赤腫痛。 旱芹 - 俗稱藥芹。性涼,味甘苦,有平肝清熱的作用,肝火目赤腫痛者,食之最宜。 《本草推陳》中就有記載:旱芹“治肝陽頭昏,面紅目赤”。 《隨息居飲食譜》亦云:芹菜“甘涼清胃,滌熱祛風,利口齒 、咽喉、明目”。無論炒食,煎水代茶,或搗汁沖服皆宜。 菊花腦 - 性涼,味甘,能清熱、涼血、平肝、明目,無論是風熱目赤,或是肝火目赤腫痛,心煩口苦,均宜用菊花腦煎湯頻飲,以愈為度。 胖大海 - 俗稱地踏菇,為江南農村常在春夏雨後採食的野菜。它性寒味甘而無毒,有清熱 涼血、明目的作用。江西《草藥手冊》中就記載:“治目赤紅腫。” 凡急性結膜炎目赤腫痛者宜食之,有很好的輔助食療效果。 菊花 - 性涼,味甘微苦,其作用有三:一為疏散頭面風熱,二為清瀉肝膽之火,三為明目之用。急性結膜炎,無論是風熱上擾所致,或是肝火上沖所致,只要是急性目赤腫痛者,均宜用白菊花煎水或泡茶頻飲。 胖大海 - 性涼,味甘淡,除有潤肺利咽治音啞作用外,還有清熱解毒明目的功效。《本草綱目拾遺》中就載有:“治時行赤眼,三焦火症” 的說法。凡目赤腫痛者宜用胖大海2~3枚,泡茶飲服。 馬蘭頭 - 性涼,味辛,有涼血、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無論風熱目赤或肝火目赤者皆宜。《廣西藥植名錄》載:【P657】“清熱解毒,治外感風熱。”《本草正義》說得好:“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食物中藥與便方》介紹:“急性眼結膜炎;鮮全草60~120克 (乾者30~60克)水煎服。” 枸杞頭 - 性涼,味甘苦,能補虛益精、清熱祛風明目,尤其是春季急性眼結膜炎患者,食之最宜。枸杞葉所含的甜菜鹼和膽鹼,具有清涼解熱作用。春季枸杞發芽長出嫩葉後,採其嫩葉,以水洗淨,再用沸水燙過後,擠乾切碎,加麻油、醬油、味精、細鹽佐料拌食,有養肝、清熱的功效,也就是《本經逢原》所說的“能降火及清頭目”的作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中還介紹:“治急性結膜炎:枸杞葉二兩(100 克),雞蛋一只,稍加調味,煮湯吃,每日1次。” 若不用雞蛋,單用枸杞頭煎湯服亦佳。 荷葉 - 性平,有清暑濕、散風熱的作用。 《滇南本草》說它能“上清頭目之風熱。”《本草再新》還說:“清涼解暑,解火熱。” 所以,夏季患有急性眼結膜炎而目赤腫痛者,最為適宜,可用鮮荷葉煎水代茶頻飲。 薄荷 - 性涼,味辛,能疏散頭面之風熱,適宜夏天風熱目赤腫痛之人泡茶飲。元代醫家李杲認為:薄荷“主清利頭目”,明 •李時珍說:“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為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說:“一切風火鬱熱之疾,皆能治之。” 每次可用鮮薄荷嫩葉 3克,開水沖泡,供急性眼結膜炎者當夏天清涼飲料服用,頗多裨益。 金銀花 - 性寒,味甘,最善清熱解毒,它是一種天然廣譜抗菌素,所以,眼科急性炎症目赤腫痛者,宜多用泡茶頻飲。對急性結膜炎病人,除了宜飲金銀花茶外,同時還適宜用金銀花茶熏洗患眼,奏效更快,效果更好。【P658】 決明子 - 性涼,味甘苦,有清熱、 涼肝、明目、通便的作用,對急性結膜炎目赤腫痛者皆宜。民間通常用炒決明子 10克,開水沖泡當茶飲,頗有效驗。古代醫家亦常用於治療眼病,如《神農本草經》早有記載:“治青盲,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現代廣州部隊編印的《常用中草藥手冊》亦介紹:決明子“清肝明目,治風熱眼痛。” 綠豆 - 善解一切熱毒之症。正如《本草匯言》所說:“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目赤腫痛多為風熱及肝火所致,故食之頗宜。尤其是綠豆衣,性寒味甘,《本草綱目》云其“解熱毒,退目翳。”《隨息居飲食譜》也說它“清風熱,去目翳”。目赤者宜多食之。 槐花 - 又叫槐米。性涼,味微苦,能清熱、涼血。 《日華子本草》中即有槐花“治眼赤”的記載,無論是風熱目赤,或是肝火目赤腫痛,食之皆宜,可煎水代茶頻飲,頗多裨益。 此外,目赤腫痛患者還宜食用綠豆芽、豇豆、赤小豆、冬瓜、絲瓜 、瓠子、黃瓜、西瓜、蘿蔔、水芹、青菜、 白菜、莧菜、蕹菜、慈姑、藕、地瓜、薺菜、茭白、花菜、番茄、豆苗、梨子、柿子、蘋果、草莓、生地、蘆根、白茅根等。

忌食物品


目赤腫痛者忌吃下列食物。 炒米花 - 或稱爆米花。其性溫燥,《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目赤腫痛為風熱或肝火上犯,故當忌食之。【P659】 桃子 - 性熱,味甘酸。歷代醫家均認為多食易助熱上火。如《別錄》中即有“多食令人有熱”的記載。 《滇南本草圖說》也認為“多食動脾助熱,發瘡癤”。目赤腫痛之人多屬肝火上沖,或為風熱上擾,多食桃子,會助長火熱之邪,故應忌食。 炒花生 - 炒炸花生性質溫熱,多吃極易上火。正如《滇南本草》中指出:花生炒用燥火行血。 目赤腫痛者屬火熱之證,故當忌吃炒花生。【P660】 雪里蕻 - 又稱芥菜。性溫,味辛。 《本草綱目》中指出:“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人眼目。” 目赤腫痛己屬風熱或肝火上沖,故應忌吃雪里蕻。 辣椒 - 性大熱,味辛辣,是著名的大熱大辛的刺激性食品,有動火助熱之弊。目赤腫痛的宜忌原則中指出:忌吃溫熱辛辣刺激性食品,而辣椒正是這類食物,故應忌之,否則易加重病情。 生薑 - 性熱而溫散,目赤腫痛者多食可以損傷眼目和加重眼炎。明•李時珍指出:“食薑久,積熱患目,珍屢試有準。”清•黃宮繡亦云:“積熱患目者切忌。”正是由於生薑性溫熱,味辛辣,易助熱上火,故患有目赤腫痛之人,切忌食用。 胡椒 - 性熱,味辛,純陽之物,極易動火助熱。目赤腫痛者為火熱上沖之症,切忌服食胡椒。正如清•王孟英所言:“多食動火爍液,發瘡損目,……目疾者皆忌之。”《本草經疏》也強調:“其味辛,氣大溫,血有熱,熱氣暴衝,目昏,切勿輕餌,誤服之,能令諸病即時作劇,慎之慎之。” 花椒 - 性熱,味辛,有小毒,為常用芳香調料品。易助熱動火,耗氣傷陰,凡陰虛火旺之疾皆當忌食。正如《本草經疏》所言:“一切陰虛陽盛,火熱上沖,頭目腫痛,⋯⋯⋯法所咸忌。”目赤腫痛乃火熱實證,切勿多食花椒之類辛辣刺激性食品。 桂皮 - 又稱肉桂。大辛大熱的調味佐料,歷代醫家都認為它能補火助陽。故凡火熱之證,包括各種感染性疾病,皆不宜服。目赤腫痛亦屬火熱目疾,多由肝火或風熱上擾,切勿食用桂皮,若食之,勢必火上澆油,加劇病情。 人參 - 性溫熱,味甘苦,能大補元氣,只宜虛證,不宜熱證實證。目赤腫痛乃屬火熱之疾,人參溫補,助熱上火,理當忌之。【P661】 此外,目赤腫痛患者還應當忌吃茄子、茴香、丁香、砂仁、蓽撥、香椿頭、蕓薹、禽蛋、黃芪、蜂蜜、大棗、龍眼肉、荔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