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盲症
夜盲又稱雀目、雀盲。患者雙目外觀正常,每到夜晚光線不足時,即視物不明,而白天目力如常。中醫認為,夜盲多因先天禀賦不足,或病後失養,以致肝腎虧損。肝開竅於目,瞳仁屬腎,肝腎不足,兩目失養,故而夜盲。西醫認為夜盲是因維生素 A 缺乏所致。
宜忌原則
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肝腎虧損的夜盲症患者,宜吃具有滋補肝腎作用的食物,宜吃養肝明目的食物,宜吃含維生素 A 比較豐富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香燥傷陰、性熱助火的食物。
宜食物品
夜盲者宜吃食物品有。 番薯 - 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其含胡蘿蔔素的量在塊根類食物中名列前茅,除低於胡蘿蔔外,比馬鈴薯、芋頭、 山藥高 50~100 倍。大量的胡蘿蔔素能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 具有維持眼睛在暗處的視覺能力,所以,夜盲症患者宜常吃些番薯。【P662】 胡蘿蔔 - 含有極為豐富的胡蘿蔔素。雖然各種蔬菜中都含有胡蘿蔔素,一方面它們的含量遠比胡蘿蔔為低,另一方面,其他蔬菜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較易損失,不太容易被人體全部吸收,而胡蘿蔔中所含的胡夢蔔素,在高溫下也能保持不變,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由於胡蘿蔔素攝入人體後,會轉化為維生素 A,每1個胡蘿蔔素分子可以轉化為 2個維生素 A分子,所以,對於維生素A 缺乏所引起的夜盲症患者,最宜常吃胡蘿蔔。【P663】 薺菜 - 性平,味甘,能健脾、止血、明目,可用來治療夜盲症。薺菜是一種含蛋白質很高的野生蔬菜,每 100克新鮮薺菜中,可含蛋白質 5.3 克。不僅如此,它所含維生素也很多,有資料說明,它的胡蘿蔔素的含量與胡蘿蔔相當,所以,夜盲者宜常吃薺萊,頗為有益。民間有用薺菜50 克,水煎服,也有用薺菜30克,洗淨後切碎,同粳米 5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食用。 菠菜 - 含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 A、維生素C 的含量比一般蔬菜為高。據報導,500 克菠菜中所含胡蘿蔔素(即維生素A 原)為13.30毫克,經成人及小兒食用試驗,發現菠菜內胡蘿蔔素的利用率比胡蘿蔔、油菜內所含的胡蘿蔔素利用率高。有的醫家認為菠菜對預防夜盲症亦有療效。 枸杞頭 - 為季節性野生佳蔬。性涼,味甘苦,有補虛益精、清肝明目的功效,夜盲患者適宜服用,民間常食之。 海帶 - 據現代研究發現,海帶含豐富的維生素A原,能促進眼視紫質的合成,對夜盲症有防治功效。可將海帶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即撈出,以白糖醃3日後,每日食30克。 地耳 - 又稱地仙菜,一般在夏秋季雨後採收,洗淨曬乾。地耳性寒,味甘淡,有清熱明目的作用。 《陝西中草藥》中記載:“地耳清熱收斂,益氣明目,治湯火傷,夜盲症。”並說:“治夜盲:地耳二兩,當菜常食。”《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亦有介紹:夜盲:本品陰乾,每日3~6克,水煎服。 枸杞子 - 是中醫最常用的補肝腎之物。 《本草經疏》中記載:“枸杞子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 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介紹一法:“治夜盲,視力衰退:枸杞子6克,白菊花6克,泡水代茶。” 紅薯藤 - 即山芋藤。也適宜夜盲症患者服食。 馬齒莧 - 中醫認為,馬齒莧能明目。 《開寶本草》又說它“主目盲白翳”。據現代研究,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維持上皮組織如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所以,夜盲症患者常吃多吃些馬齒莧,尤為適宜。 決明子 - 有清肝、 明目的作用,為中醫眼疾要藥。如《本經》中早就指出:“決明子治青盲,久服益精光。”古代治療夜盲雀目的方藥中也經常用到決明子。因此,夜盲之人宜常食之。【P665】 此外,夜盲症病人還宜食用紅棗、 芝麻、無花果、桑椹、胡桃、香榧子、金針菜、 馬蘭頭、菊花腦、莧菜、何首烏、西紅柿、黃豆、 山藥、黑木耳、蘑菇等。
忌食物品
夜盲之人應忌吃下列食物。 芥菜 - 俗稱雪里蕻。性溫,味辛,易助熱上火,損人元氣。如《本草綱目》中指出:“芥菜,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 由此可見,對體弱夜盲者,應忌食之。 萵苣 - 根據古代醫家經驗,夜盲之人不宜多吃萵苣。如《本草衍義》中即有“多食昏人眼”的記載。 《滇南本草》也認為:“素有目疾者切忌。”近代也證實了前人之說,有報導在臨床上發現因吃萵苣太多而引起夜盲症的病例。故有夜盲症者,忌吃為妥。 胡椒 - 性大熱,味大辛,是一味辛辣刺激性強烈的調味食品,有“動火燥液,耗氣傷陰”之弊。 《本草備要》認為:“多食目昏。”《隨息居飲食譜》也說:“多食損目,目疾者忌之”。因此,夜盲之人食之弊多利少,法當忌食。 此外,夜盲者還應當忌吃花椒、辣椒 、桂皮、丁香、茴香、砂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