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腫痛
咽喉腫痛是一種臨床症狀,凡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咽炎、 喉炎、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 疱疹性咽峽炎、潰瘍膜性咽炎、咽喉膿腫等,均可引起咽喉局部的腫痛。【P681】
宜忌原則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咽喉腫痛多半是由外感風熱之邪,或因肺胃鬱火上沖,或由陰虛火旺所致,故在飲食方面宜吃清淡多汁的名種新鮮蔬菜瓜果,宜吃具有散風清熱、生津利咽作用的食物,宜吃具有清瀉肺熱胃火作用的食物,宜吃具有養陰降火作用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性屬溫熱上火的食物,忌吃煎炒香燥傷陰的食物,忌吃黏糯滋膩的食物。
宜食物品
患有咽喉腫痛者,宜吃以下食物。 橄欖 - 入 肺胃經,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作用。 《滇南本草》說它:“治一切喉火上炎”。 《本草綱目》亦載:“治咽喉痛,咀嚼咽汁。”《王氏醫案》有“青龍白虎湯”,是用來“治時行風火喉痛,喉間紅腫,鮮橄欖、鮮蘿蔔,水煎服。” 柿霜 - 性涼,味甘,有清熱潤燥利咽喉作用。 《本草綱目》中說:“清上焦心肺熱,生津止渴,治咽喉口舌瘡痛。”《本草經疏》亦云:“柿霜,其功長於清肅上焦火邪。咽喉腫痛之人民間常用柿霜 12~18 克,溫水化服,每日2次分服。” 無花果 - 性平,味甘,能清肺、消腫痛、解熱毒,咽喉腫痛者宜食之。 《便民圖纂》中就說它“治咽喉疾。”《本草綱目》也說.“治咽喉痛。 ” 每次可吃鮮果2~3枚,或用鮮無花果煎水加冰糖服。 荸薺 - 性大涼,味甘,入肺胃經,對風熱咽痛,或肺火胃熱咽痛均宜。 《泉州本草》中有載:“治咽喉腫痛:荸薺絞汁令服,每次四兩。”【P682】 薄荷 - 性涼,味辛,善於疏散風熱,對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最為適宜。 《藥品化義》中說:“薄荷味辛能散,性涼而清,通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取其性銳而輕清,善行頭面,用治失音,療口齒,清明喉。” 所以,對風熱之邪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峽炎等咽喉腫痛,宜用薄荷煎水代茶飲。 胖大海 - 性涼,味甘淡,能清肺熱、利咽喉,對風熱喉痛或肺熱咽痛,最為適宜。 《慎德堂方》中介紹:治咽喉燥痛,因於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錢,燉茶飲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許。” 民間常單獨用胖大海2~3枚,泡茶頻飲。 陽桃 - 性寒,味甘酸,有清熱、生津、解毒的作用,適宜外感風熱和肺胃火旺所致的咽喉腫痛者食用。 《本草綱目》中說:“陽桃主治風熱,生津止渴。”《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咽喉痛:生食陽桃,1日2~3次,每次1~2個。” 羅漢果 - 有清肺熱、利咽喉的作用,對急性咽喉炎、 扁桃體炎引起的咽喉腫痛者尤宜。民間習慣用羅漢果 1個,切片,水煎,待冷後,頻頻飲服。 草莓 - 性涼,味甘多汁,具有清熱生津、利咽潤喉的功效,對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甚至扁桃體癌、喉癌引起的咽喉腫痛者,適宜多吃些草莓,能減輕症狀,促進康復。 石榴 - 能生津利咽喉。 《別錄》中說它“主咽燥渴”。 《滇南本草》認為石榴治“咽喉疼痛腫脹”,《食物中藥與便方》中介紹:“乳蛾(扁桃體炎),喉痛,口舌生瘡(口腔炎)疼痛:鮮石榴果1~2個,取其肉(帶肉的種子)捶碎,以開水浸泡過濾,涼冷後,一日含漱數次。 蘿蔔 - 生蘿蔔性涼,味甘多汁液,有清化痰熱和清熱解毒的作用,適宜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和痰熱壅喉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包括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患者等。民間有用白蘿蔔汁2酒盅,甘蔗汁 1 酒杯,白糖水沖服,1日3次,治療扁桃體炎。若用蘿蔔同適量青橄欖一同煎水代茶飲,亦頗適宜。 馬蘭頭 - 性涼,能涼血、清熱、解毒。 《廣西藥植名錄》說它能“清熱解表,治外感風熱”。 《江西民間草藥》中載:“治咽喉腫痛,馬蘭全草 50~100克,水煎頻服。”葉橘泉教授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曾介紹:“治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用鮮馬蘭頭60-120克,水煎服。” 綠豆 - 性涼,味甘,清熱瀉火解暑,尤其適宜炎夏季節咽喉腫痛者煎煮成綠豆湯,吃豆喝湯,有很好的清火利咽作用。也宜食用綠豆芽,豆芽性寒,亦善清瀉火熱之邪,對急性扁桃體炎 、咽喉炎、咽部充血疼痛者均宜。 金銀花 - 民間常用金銀花泡茶,當作夏季飲料服用,它性寒而味甘 ,是中醫最常用的清熱解毒之品。據現代研究,金銀花又是一味天然的抗菌素,對多種病菌有治療效果。所以,凡是急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引起的咽喉腫痛,均宜頻飲金銀花茶或金銀花露。據《中級醫刊》1965 年第 11 期中介紹,用金銀花15克,甘草3克,煎水代茶或含嗽,作為咽喉炎性疾病的輔助治療,不但具有局部清潔作用,而且有抗感染的效能,可使炎症迅速得到控制,咽喉腫痛消退。 南沙參 - 適宜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的慢性咽喉乾痛者食用,它性味甘微苦,功在養陰、清肺、利咽。 《本草綱目》稱南沙參“清肺火”。 《飲片新參》中說它“清肺養陰”。總的來說,南沙參對慢性陰傷口乾喉痛之人,宜煎水代茶頻飲。 鴨蛋 - 性涼,能清肺滋陰,故肺熱咽痛者食之頗宜。正如《醫林篡要》中所言:“鴨蛋補心清肺,治喉痛齒痛,百沸湯沖食,解陽明結熱。” 苦瓜 - 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如《滇南本草》中說它“治丹火毒氣,瀉六經實火”。《生生編》中也認為苦瓜能除邪熱。因此對邪熱火毒所致的咽喉腫痛之人,吃些青苦瓜,尤為適宜。 槐花 - 又叫槐米。性涼,味微苦,能清熱、涼血、止血。《本草求原》說它為涼血要藥。明 •李時珍曾介紹:炒香頻嚼治喉痺。即為咽喉腫痛之症。頻用槐花泡茶或煎水代茶飲用,也頗適宜。 此外,咽喉腫痛者還宜食用西瓜、香蕉、柿餅、苦瓜、絲瓜、瓠子、菊花腦、冬瓜、柿子、梨、枇杷、甘蔗、芹菜、莧菜、薺菜、蕹菜、茼蒿、菠菜、苤藍、茄子、竹筍、菜瓜、海帶、紫菜、黃瓜、地耳、草菇、豆腐、平菇、慈姑、萵苣、蕺菜、百合、 西洋參、麥冬等清淡性涼的食物。
忌食物品
咽喉腫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爆米花 - 即炒米,咽喉腫痛者忌食。爆米花易傷陰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醫王孟英所說:“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P685】 橘子 - 性涼,味甘酸,民間多視之為上火之物。如過多食用,極易出現咽喉乾痛,口舌生瘡或潰瘍。所以,在患有咽喉腫痛期間,暫不宜多吃橘子。 龍眼肉 - 即桂圓肉。性溫熱,味甘甜,易助熱助火助痰。 《藥品化義》說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內有鬱火均忌。”咽喉腫痛多屬內有鬱火,或肺熱火熾所致,故應忌食之。 辣椒 -《群芳譜》中說它“味甚辣”。 《食物宜忌》認為它“大熱”。所以,辣椒大辛大熱,易助熱上火。 《藥性考》中指出:“久食令人齒痛咽腫。”因此,咽喉腫痛之人,法當忌食。 胡椒 - 為最常用的辛辣刺激性調味食品,其性大熱。明李時珍稱之為“純陽之物”,並說“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病咽喉口齒者亦宜忌之”。清•王士雄也指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發瘡損目。” 咽喉腫痛多屬火毒為患,理當忌食胡椒。 砂仁 - 為常用的芳香調味品。其性溫,其味辛,有辛燥動血之弊,又易助熱上火。凡火熱之病•皆當忌之。 《本草經疏》中就告誡:“咽痛由於火炎”不可食用。【P686】 桂皮 - 又稱肉桂、官桂。性大熱,味辛辣,是一味民間常用的五香調味品,有益火壯陽之功。 《得配本草》曾經指出:“痰嗽咽痛,⋯四者禁用。 ”急性咽喉腫痛多為火熱之疾,故當忌食之。 小茴香 - 為五香粉的五種調味香料之—。性溫熱,味辛辣,凡火熱之證或陰虛火旺者,皆不宜吃。 《得配本草》就有告誡:“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咽喉腫痛多緣於肺胃火熾,故當忌吃茴香,無論小茴或大茴,皆當禁忌。 人參 - 性溫,味甘苦,為溫補性強壯之品。 《中藥大辭典》中指出:“實證、熱證忌服。”咽喉腫痛乃火毒為患,是屬熱證實證,故當忌食人參。 此外,患有急慢性咽喉腫痛者,還應當忌吃生薑、丁香、蓽撥、香椿頭、胡荽、芥菜、花椒、荔枝、櫻桃、大棗、黃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