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

肺痿,指肺葉萎弱不用,以咳吐濁唾涎沫為主證,是中國傳統醫學所特有的病名。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肺不張,肺纖維化、 肺硬變、 矽肺、慢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肺心病、肺結核、胸膜炎等慢性肺實質性病變,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出現以咳吐濁唾涎沫,伴有氣短喘促,疲弱乏力為主要表現時,即為中醫的“肺痿”之病,是屬於肺部的慢性虛損性疾患。 肺痿是一種慢性虛弱病症,有虛熱與虛寒之分。 虛熱者多見於肺陰不足,虛火內熾,表現為咳吐濁唾涎沫,其質稠黏,咳聲不揚,氣急喘促,口咽燥渴,形體消瘦,皮毛乾枯,舌質乾紅。 虛寒者肺氣虛餒,陽衰氣弱,表現為吐涎沫,其質清稀量多,不咳不渴,頭眩氣短,形寒怕冷,神疲乏力,飲食減少,小便頻多或遺尿,舌質淡。

宜忌原則


肺痿屬虛,進食當補。虛熱型肺功能痿 宜食具有滋陰清熱、潤肺化痰作用的食品,虛寒型肺痿適宜常吃具有溫肺化痰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忌食滋膩厚味,黏糯壅滯和辛辣之品。虛熱者應忌吃溫熱香燥傷陰食物,虛寒者又當忌吃生冷性涼損陽食品。

宜食物品


肺痿要分辨其虛熱與虛寒屬性,分別適宜選食下列物品。 西谷米 - 性平,味甘,有補肺、化痰、健脾,養胃的作用,凡肺功能痿之人均宜。 《本草拾遺》說它“溫補”《海藥本草》認為西谷米“主補虛冷”。 《柑園小識》還說:“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尤其是對虛寒型肺痿,食用西米煮粥大有裨益。”【P340】 糯米 - 性溫,味甘,能補肺健脾益氣,適宜一切慢性虛弱病人食用,對虛寒型肺痿者尤宜。 《本經逢原》中說得極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且利小便,以滋肺而氣下行矣。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所以說,糯米適宜虛寒型肺痿患 者煮成稀粥食用,最為有益。【P341】 枇杷 - 性涼,味酸甜,能潤燥清肺,寧嗽止咳。 《日華子本草》說它“治肺氣,潤五臟”《滇南本草》中明確指出枇杷能“治肺痿癆傷吐血,咳嗽吐痰。”根據其性味,適宜虛熱型肺痿者食用。 百合 - 有補肺、潤肺、清肺的功效。 《醫學入門》中早己指出:“百合治肺痿、肺癰。”尤其是對虛熱型肺痿最宜。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認為,百合適宜體虛肺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所致的肺痿者服食,可用新鮮百合2-3個,洗淨搗汁,以溫開水和服,1日2次。 山藥 - 性平,味甘,肺痿之人宜多食常食之。 “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有補脾補肺之功,中醫稱之為“培土生金”法,也就是通過補益脾胃調理後天之本達到益氣養肺的效果。 白木耳 - 性平,味甘淡,虛熱型、虛寒型肺痿均宜食用。 《本草問答》載:“治口乾肺痿,痰鬱咳逆。”《飲片新參》亦云:“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肺痿之病就是屬於一種 “勞咳”白木耳滋補、潤肺、養胃、生津、止咳,故肺痿者宣多食常食之。 花生 - 俗稱長生果。有潤肺養肺,化痰止咳,健脾開胃,補氣補虛的作用,肺痿者皆宜用花生水煮食用。《滇南本草》早有記載:“鹽水煮食治肺癆。”也有說“鹽水煮食養肺,補中益氣。”故肺癆或肺痿吐濁唾涎沫者,食之均有裨益。【P342】 燕窩 - 性平,味甘,能養陰潤燥,益氣補肺。 《本草從新》說得極妙:“燕窩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虛損癆瘵之聖藥,一切病之由於肺虛,不能清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食物宜忌》中也認為,“燕窩潤肺,消痰涎。”無論虛熱型或虛寒型肺痿,食之均宜。 沙參 - 有南沙參與北沙參之分,這兩種沙參均適宜肺痿者食用。 南沙參為桔梗科植物,能養陰清肺,祛痰止咳。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沙參“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 對此,《本草正義》中還說:“《綱目》以沙參主肺痿,亦取其補肺也....…,痿者痿敗,已是虛怯,所宜扶持,肺痿一候,固多咳嗆濃痰,虛火猶熾,則沙參清熱而不膩猶為相宜。 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功同南沙參,尤能養肺陰 潤肺燥。 《本草從新》指出:“北沙參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東北藥植誌》還說:“北沙參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膨脹不全等。”對虛熱型肺痿更為適宜服北沙參。【P343】 人參 - 大補元氣,能治虛咳喘促。 《藥性論》中載:“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然人參味甘而性溫,故對虛寒型肺痿最為適宜。 西洋參 - 善清虛火、益肺陰,可治肺虛久嗽,對虛熱型肺痿者更為適宜。正如《增訂偽藥條辨》中所說:“西參滋陰降火,東參提氣助火,凡是陰虛火旺,勞嗽之人,每用真西參,則氣平火斂,咳嗽漸平。” 薏苡仁 - 性涼,味甘淡,有健脾、補肺的作用,適宜肺痿之人用之同大米煮成薏仁粥食用。 《藥性論》中說:“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P344】 醒醐 - 為牛奶製成的食用脂肪,有養營、滋陰、潤燥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潤燥充液滋陰,養營清熱。”《中藥大辭典》也說它能,治虛勞肺痿,咳唾膿血。《千金方》中曾介紹:治一切肺病咳嗽膿血及唾血不止:好酥三十斤,三遍煉、停取凝,當出醍醐,服一合,日三服,瘥止。 實際上正是指肺痿而言,故凡肺痿虛熱者食之最宜。 海松子 - 性溫,味甘,能潤肺,養液,止咳。 《本草通玄》中說它益肺止嗽,補氣養血。《本草再新》也認為海松子能潤肺健脾,斂咳嗽,止吐血。所以肺痿屬虛寒者食之亦宜。 胡桃肉 - 性溫,味甘,為補益肺腎之食品。明•李時珍認為它有“溫肺、潤燥、化痰的作用”,還說“胡桃性熱,,能入腎、肺,惟虛寒者宜之。…….上通於肺而虛寒喘嗽者宜之。”所以,肺痿久病之人屬虛寒者,食之尤宜。 柿子 - 性寒,味甘,能清肺潤肺,故對虛熱肺痿之人宜食之。正如《日華子本草》中所說:“潤心肺,療肺痿。若屬虛寒肺痿者又當忌食。” 蘿蔔 - 性涼,味甘辛,入肺經,虛熱肺痿之人亦可食之。 《日華子本草》中曾說:“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本草經疏》亦云:“止消渴,去邪熱氣,治肺痿吐血,肺熱痰嗽者,生食之用也。 ”所以,虛熱肺痿者宜食少量生蘿蔔,有化痰熱止咳嗽的作用。 豆腐槳 - 性平,味甘,有補虛潤燥,清肺化痰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它能“清肺補胃,潤燥化痰。”【P345】所以,肺氣虛弱的肺痿之人,食之亦宜。豆腐皮性平味甘淡,《醫林纂要》中認為它有“清肺熱,止咳,消痰”的功用,肺痿者也適宜常久服食。 此外 肺痿者還宜服食牛奶,羊奶、黨參、太子參、黃芪、禽蛋、桃子、 紅棗等。

忌食物品


虛熱型肺痿者應當忌食下列物品。 桂圓 - 俗稱龍眼肉,性溫,味甘。 《藥品化義》認為龍眼肉“甘甜助火”,肺痿之人多為肺陰不足,虛火內熾,故助熱上火食品皆當忌食。 胡椒 - 大辛大熱食物,《藥海本草》中指出:不宜多服損肺。 “清代著名食醫王孟英也認為:胡椒,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故陰虛內熱者皆忌之。 ”肺痿之人陰虛內熱者切忌。 花椒 - 又稱川椒、蜀椒,性溫,味辛,寒症宜之,熱症及陰虛火旺者皆忌,虛熱型肺痿切不可食。《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咳逆非風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肺痿:咳嗽,法所咸忌。 石榴 - 性溫,味酸甘。根據古代醫家經驗,石榴有耗損肺氣之弊,如《別錄》和《隨息居飲食譜》中都說它“損人肺,最不益人,不可多食。”《日用本草》還說:“其汁戀膈成痰,損肺氣,病人忌食。”肺痿者肺氣已屬虛弱,故應忌食為妥。 櫻桃 - 性熱,味甘,其性發澀,易導致內熱。所以,古代醫家多有告誡,肺熱喘嗽者忌食之。 《日用本草》中說;“其性屬火,能發虛熱喘嗽之疾。”《飲食須知》中也明確指出:“過食太多,發肺癰肺痿。”《本草綱目》中收錄了過多食用櫻桃而致肺痿病死之案。【P346】 此外,還應忌吃桂皮、辣椒、砂仁、茴香、乾薑、芥菜、香椿頭、荔枝、芫荽等以及辛辣溫燥,助火傷陰之物。 虛寒型肺痿者忌食下列食品。 柿子 - 性寒,入肺經,有清熱潤肺的作用,但虛寒肺痿者應忌食。 《本草經疏》中指出:“肺經無火,因客風寒作嗽者忌之。”因此,肺經有寒,無論外寒或內寒,皆當忌食。 荸薺 - 性寒,唐代食醫孟詵早有告誡:“有冷氣,不可食。”《本經逢原》亦說:“虛勞咳嗽切禁,以其峻削肺氣,兼耗營血。”肺痿者實屬虛勞之症,故當忌之。 薄荷 - 性涼,味辛。 《本草從新》中說:“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虛者遠之。”《本經逢原》亦云:多服久服令人虛冷。 “所以,虛寒肺痿者自當忌食,”正如《本草經疏》中所說:“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症者勿服。” 此外,虛寒肺痿之人還應忌食西瓜、柿餅、獼猴桃(奇異果)、羅漢果 、生蘿蔔,苦瓜、絲瓜、蒓菜、蕹菜、菊花腦、豆腐、綠豆芽、蕺菜、馬蘭頭、枸杞頭、胖大海、金銀花、白菊花等一切性寒大涼生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