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附:蕃薯藤葉)
【俗名】山芋、 紅薯、地瓜。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胃,補中氣,通便秘。
【宜食】適宜脾胃氣虛、營養不良之人食用;適宜習慣性便秘大便乾燥難解之人食用;適宜癌症患者食用;適宜慢性肝病和腎病之人食用;適宜患有夜盲症者食用;適宜婦人產後食用。蕃薯所含的大量膠原和黏液多醣類物質,可防止肝腎疾病。《金薯傳習錄》:“治濕熱黃疸:蕃薯煮食,其黃自退。”《本草求原》:“蕃薯,產婦最宜,”《隨息居飲食譜【P24】》:“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中國藥學大辭典》:“治濕熱黃膽因濕成熱,因熱成黃者,用此薯煮食,其黃自退,治遺精淋濁,每早晚用此粉調服,大有奇功。治小兒疳疾,此薯最能潤燥生津,安神養胃,使常服之,則日積化而疳愈矣。
【忌食】患有糖尿病者忌食。煮熟的蕃薯宜趁熱服食,切忌冷後食用,否則易引起泛吐酸水。生了黑斑病蕃薯有毒,不可食。《本草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隨息居飲食譜》:“性惟大補,凡時疫、瘧疾、腫脹等證,忌食之。”
【按語】蕃薯為旋花科植物蕃薯的塊根,各地均有栽培它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很豐富,蛋白質含量超過了大米和白麵;糧食中維生素C 和胡蘿蔔素含量甚微,而蕃薯中卻很豐富。紅皮黃心薯所含維生素 A 原較多,可治療夜盲症。蕃薯所含的糖,主要由麥芽糖和葡萄糖所組成,甜味比較溫和。它所含的澱粉酶,在鮮薯貯存期間,能繼續使澱粉分解為麥芽糖,所以,貯存一段時間後再吃就會更甜。另外,蕃薯藤性微涼,味甘澀,無毒,適宜夜盲症,便秘和產後乳汁不通之人食用,又適宜糖尿病患者服食。又有用鮮紅薯葉100 克,鮮冬瓜適量,水煎服,以治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