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
【俗名】白扁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益氣,化濕,消暑。
【宜食】適宜脾虛便塘、飲食減少、慢性久瀉,以及婦女脾虛帶下、小兒疳積(單純性消化不良)者食用;適宜夏季感冒挾濕 ,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症見暑熱頭痛頭昏、噁心、煩躁、口渴欲飲、心腹疼痛、飲食不香之人服食;適宜癌症病人服食 白扁豆有一定的抗癌功效。【P31】《藥品化義》:“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忌食】白扁豆切忌生食,亦忌半生半熟吃,因為白扁豆中有一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不透吃,在食後3-4小時 部分人可引起頭痛、頭昏、噁心、嘔吐等中毒反應。 腹脹之人忌吃扁豆。南北朝 •陶弘景:“患寒熱病者不可食。”《食療本草》:“患冷氣人勿食。”《隨息居飲食譜》:“患瘧者忌之。”《本草求真》:“多食壅滯,不可不知。”
【按語】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鈣、磷、鐵及食物纖維、維生素A 原、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C和泛酸、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維生素 B 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白扁豆宜與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強,對脾胃素虛,食少便溏,夏季瀉利或煩渴頗有效果,更為中老年人的長壽粥膳佳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扁豆中含有血球凝集素,這是一種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的移動,故能激活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肌體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腫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輔助食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