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

【俗名】夏豆、馬齒豆、胡豆、佛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益氣,祛濕抗癌。

【宜食】適宜脾胃氣虛、胃呆少納、不思飲食、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適宜慢性腎炎、腎病水腫之人食用;適宜食道癌、胃癌 ,宮頸癌之人食用。慢性腎炎出現水腫,缺乏蛋白質是病因之一,蠶豆含蛋白質較多【P32】,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故對腎病水腫之人有宜。嫩者宜作蔬菜,味極鮮美,老者宜煮食或作糕,可以代糧食用。《本草從新》:“補中益氣,澀精實腸。”

【忌食】蠶豆性味平和,健脾益氣,諸無所忌。但胃弱之人一次不宜食之過多,以免脹氣。《本經逢原》:“性滯,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飲食須知》:“多食滯氣成積,發脹作痛。”

【按語】蠶豆含豐富的營養,每100 克蠶豆中含蛋白質 28.2克,僅次於大豆,含脂肪 0.8克,碳水化合物49 克,粗纖維6.7克,鈣71 毫克,磷340毫克,鐵7毫克,維生素 B1、0.39毫克,維生素B2 0.27毫克,菸酸2.6毫克,同時還含有磷脂、膽鹼及其他穀物中缺乏的微量元素等物質。據現代研究,蠶豆亦含有植物凝集素,具有消腫退瘤,防癌抗癌作用。蠶豆所含的巢萊鹼甙是引起“蠶豆黃病”的因素之一,有些人吃蠶豆或吸入蠶豆花粉後,會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又稱“蠶豆黃病”,產生眩暈、休克、黃膽等症狀。所以,提請注意的是,必須將蠶豆煮熟後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