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

【俗名】烏豆、黑豆、穭豆 、馬料豆。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補脾,利水,解毒。

【宜食】適宜脾虛水腫、腳氣浮腫者食用;適宜體虛之人及小兒盜汗、自汗,尤其是熱病後出虛汗者食用;適宜老人腎虛耳聾、小兒夜間遺尿者食用;適宜妊娠腰痛或腰膝酸軟、白帶頻多 、產後中風、四肢麻痺者食用;黑豆宜同甘草煎汁飲用,適宜各種食物或藥物中毒之人。《本草匯言》:“善解五金 、八石、百草諸毒及蟲毒。煮汁飲,【P34】能潤腎燥,故止盜汗。 ”

【忌食】小兒不宜多食。黑大豆炒熟後,熱性大,多食者易上火,故不宜多食。忌與蓖麻子 、厚朴同食。《本草綱目》:“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脹滿,服厚朴者亦忌之,動氣也。”《隨息居飲食譜》:“服厚朴者忌之,服蓖麻子者,犯之必死。”

【按語】根據歷代醫家經驗,凡食物中毒或藥物中毒,均可飲黑豆汁以解毒。但經明代李時珍親自實驗,認為黑豆必與甘草煎湯服,才有解毒作用。李氏在《本草綱目》中說:“古方稱黑大豆解百藥毒,予每試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驗乃奇,如此之事,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