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蛋(附:皮蛋)

【俗名】鴨卵。

【性味】性微寒,味甘鹹。

【功效】滋陰,清肺。

【宜食】適宜肺熱咳嗽,咽喉痛,瀉痢之人食用。宜用鹽醃透食之。《醫林纂要》. “補心清肺,止熱嗽,治喉痛。百沸湯衝食,清肺火,解陽明結熱。

【忌食】凡脾陽不足,寒濕下痢,以及食後氣滯痞悶者忌食;生病期間暫不宜食用;腎炎病人忌食皮蛋;癌症患者忌食;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脂肪肝者亦忌。根據前人經驗,鴨蛋忌與甲魚或李子同食。《食性本草》:“生瘡毒者食之,令惡肉突出。”陶弘景:“鴨卵不可合鱉肉、李子食。”《日用本草》:“發瘡疥”《隨息居飲食譜》:“鴨卵,滯氣甚於雞子,諸病皆不可食。”《飲食須知》:“多食發冷氣,令人氣短背悶。妊婦多食,令子失音,且生蟲。小兒多食,令腳軟。不可合鱉肉、李子食,害人。”

【按語】據營養學家分析,每 100 克鴨蛋中,除水分外,含蛋白質13克,脂肪 14.7克,碳水化合物1克,維生素 A 1 380 國際單位,硫胺素0.15毫克,核黃素 0.37毫克,尼克酸0.1毫克,灰分1.8克,鈣71毫克,磷210毫克,鐵 3.2毫克,鎂7毫克,鉀60毫克,鈉82毫克,氯6毫克。鴨蛋可醃製成皮蛋,有清涼,明目,平肝的功效,但清代著名食醫王孟英曾說:“味雖香美,皆非病人所宜。”【P73原著作頁數,提供對照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