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 米
【俗名】元米、江米
【性味】性溫,味甘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
【宜食】適宜體虛自汗、盜汗、多汗、血虛頭暈眼花,脾虛腹瀉之人食用;適宜肺結核、神經衰弱,病後產後之人食用。宜煮稀薄粥服食,不僅營養滋補,且極易消化吸收,養胃氣。唐•孫思邈:“脾病宜食,益氣止洩。”《醫藥六書藥性總義》:“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本經逢原》:“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且利小便。”《本草綱目》:“脾肺虛寒者宜之。”
【忌食】凡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凡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糯米黏膩,若作糕餅,更難消化,故嬰幼兒及老年人和病後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餅;糖尿病患者亦應適當忌食。 《本草綱目》:“糯米黏滯難化,小兒、病人最宜忌之。”《本草求真》:“凡老人小兒病後均忌。”《本經逢原》:“糯米,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得配本草》:“多食昏五臟,緩筋骨,發風氣,生濕熱,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者食之最能發病成積,病人及小兒最宜忌之。”《飲食須知》:“多食發熱,壅經絡之氣,令身軟筋緩,久食發心悸及癰疽瘡癤中痛。同酒食之,令醉難醒。”
【按語】糯米為糯稻之種仁,它含有蛋白質, 脂肪 ,醣類 ,鈣、磷、鐵,維生素 B1、維生素 B2、菸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