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米
【俗名】小米、稞子、秫米、黏米。
【性味】性涼,味甘鹹。
【功效】益氣,補脾,和胃,安眠。
【宜食】宜脾胃虛弱, 反胃, 嘔吐、泄瀉,或傷食腹脹之人食用;適宜失眠,或體虛低熱者食用。宜煮粥食用。明 •李時珍稱:“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粟米煮飯,《食醫心鏡》中說:“治消渴口乾,粟米炊飯,食之良。”《本草綱目》:“粟米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渴洩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洩腎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P16】。 ”《隨息居飲食譜》“粟米功用與籼、粳二米略同,而性較涼病人食之為宜。
【忌食】根據前人經驗,粟水忌與杏仁同食。《日用本草》:“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飲食須知》:“胃冷者不宜多食。”
【按語】粟米的營養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質(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類), 灰分、澱粉、還原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