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 果
【俗名】
【性味】性涼,味甘。
【功效】潤肺,健胃,生津,止渴,止瀉,消食,順氣。
【宜食】適宜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氣滯不通者食用;適宜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之人食用;適宜便秘者食用;適宜高血壓,高脂血症和肥胖症患者食用,蘋果能防止膽固醇增高;適宜飲酒之後食用,可起到解酒效果;適宜癌症患者食用;適宜貧血之人和維生素C缺乏者食用。《滇南本草》:“蘋果燉膏食之生津。”《隨息居飲食譜》:“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
【忌食】平素有胃寒病者忌食生冷蘋果;患有糖尿病者忌食。《別錄》:“蘋果多食,肺氣壅臚脹,有病人尤甚。”
【按語】蘋果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糖,還含有鞣酸、有機酸、果膠、纖維素、維生素 B、維生素 C 及微量元素。中老年人常吃蘋果有好處,不僅能止瀉,對高血壓病也有顯著的預防效果。日本曾對數万人進行調查發現。每天吃3個以上蘋果的人,都能維持較低的血壓。更可貴的是,蘋果具有預防癌症的特殊作用,蘋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常吃蘋果,可以使腸道內膽固醇含量減少,類便量增多,縮短排便時間,能夠減少直腸癌的發生。蘋果之所以既能止瀉,又能通大便,是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等。鞣酸和有機酸有收斂作用,果膠、細纖維有吸收細胞和毒素的作用,因此能夠止瀉。另一方面,蘋果中的細纖維能使大便鬆軟,排泄便利;同時有機酸也有刺激腸子的作用,所以能通大便。此外,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使之排出體外,所以,食入過多鹽分時,可多吃蘋果以解除。因此,常吃蘋果對高血壓患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