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附:橘皮, 橘核, 橘絡, 橘餅)
【俗名】福橘、朱橘。
【性味】性涼,味甘酸。
【功效】潤肺,開胃,理氣,化痰,止咳,止渴。
【宜食】適宜急慢性氣管炎咳嗽有痰之人食用;適宜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者食用;適宜發熱性疾病津傷口乾口渴之人食用;適宜癌症患者食用;也適宜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變的中老年人食用;適宜低血鉀者食用。橘絡含有維生素 P,能防治高血壓病,又適宜老年人食用,對氣管炎咳嗽伴胸脅疼痛之人也頗為適宜。橘核性溫味苦,能理氣,散結, 止痛,適宜小腸疝氣,睾丸腫痛,【P120】乳房腫脹者食用。橘皮(包括橘紅與橘白)泡茶,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適宜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食用。還適宜急性乳腺炎者食用。橘餅甘辛而溫,寬中下氣,醒酒消食,化燒止咳,適宜傷食之人,多痰之人,以及飲酒過多之人食用。也適宜肺癌喉癌患者食用。《國藥的藥理學》:“橘子為滋養劑,並治壞血病。”
【忌食】橘子對風寒咳嗽及痰飲之人,切忌多食;糖尿病患者亦忌食;患有胃潰瘍及泌尿系結石之人忌食。橘子忌與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 C 相遇而凝結成塊,使人出現腹脹、腹瀉、腹痛等不適。橘皮、橘紅對氣虛及陰虛乾咳無痰或咳血咯血之人忌食。橘子忌與蘿蔔同食。據報導蘿蔔在體內會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物質~硫氰酸,若與橘子同食,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轉化成羥苯甲酸而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甲狀腺腫。橘子忌與黃瓜同食。黃瓜中的維生素 C分解酶會破壞橘子中所含的多量維生素C,而使橘子的營養價值降低。橘子忌與動物肝臟同食。肝臟中富含的銅離子會使橘中所含的維生素 C被氧化而失效。橘子含豐富的果酸和維生素 C,患有胃潰瘍之人食後會使胃酸濃度增加,對潰瘍病人不利。患有泌尿系結石者忌食橘,因橘中大量的維生素 C 的代謝產物易與體內代謝的鈣結合形成結石,加重病情在服用西藥維生素k、磺胺類藥物、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和補鉀藥物時,均忌食橘子。橘子每次不宜食之過多,因橘子的產熱量較高,一次食用過多,會出現口角生瘡 、口腔黏膜潰爛、舌尖起泡、咽乾喉痛等“上火”症狀【P121】。《隨息居飲食譜》:“橘子甘平,然多食生痰聚飲,風寒咳嗽及有痰飲者勿食。味酸者戀膈滯肺,尤不益人。”《本草匯言》:“橘皮,亡液之症,自汗之症,元虛之人,吐血之人,不可用。”《得配本草》“橘皮,痘疹灌漿時禁用。”《本經逢原》:“橘紅,久嗽氣洩,又非所宜。橘核,惟實證為宜,虛者禁用。”
【按語】據分析,橘子中含有橙皮甙、檸檬酸和還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橘子又是維生素 C 和鉀的最好來源。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橘子可以預防老年中風,這正和橘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密切相關。吃這種天然維生素C 和吃維生素C藥片不同;因為天然維生素 C 在體內的生物利用率高,而且和其他成分有協同作用。據成都軍區總醫院的調查論證認為,長年食用橘子的地方,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極低,認為食用橘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有防治意義。對此,科學家研究認為,維生素 C在體內的抗氧化作用對減少膽固醇及其他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肪具有重要作用。橘子中的多種有機酸和維生素能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尤其對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有補益作用。此外,橘子中的有益成分還具有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於痰液排出,擴張冠狀動脈血液流量,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以及消炎抗菌、利膽、抗潰瘍的作用。據國外研究報導,橘子中有一種防癌物質叫“諾米靈”,能分解一些致癌的化學物質,而且能與維生素C 共同產生作用,切斷病毒核酸的長碳鏈,使多種病毒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