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俗名】桑果、桑粒、桑棗。

【性味】性寒,味甘。

【功效】補肝,益腎,滋陰,養血,明目,潤腸,烏鬚髮,解酒毒。

【宜食】適宜肝腎陰血不足之人,諸如腰酸,頭暈,耳鳴,耳聾,神經衰弱失眠,以及少年白髮者食用;適宜產後血虛便秘,病後體虛便秘,老人腸燥便秘,體弱之人習慣性便秘者食用。桑椹宜採紫黑熟透者食用,並適宜選用瓷器熬食。《新修本草》“桑椹單食止消渴。”《滇南本草》:“桑椹益腎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隨息居飲食譜》:“桑椹,久久服之,鬚髮不白,以小滿前熟透色黑而味純甘者良。熟桑椹以布濾取汁,瓷器熬成膏收之,老人服之生精神,健步履。”

【忌食】糖尿病人以及平素大便溏薄,脾虛腹瀉者忌食。桑椹熬膏時忌鐵器。未成熟的青桑椹不宜食。小兒切忌大量食用。唐•蘇恭:“桑椹最惡鐵器,然在飯鍋內蒸熟,雖鐵器而無礙也。採紫者第一,紅者次之,青則不可用。”《本草經疏》:“脾胃虛作瀉者勿服。”【P138】

【按語】桑椹果含葡萄糖、蔗糖,琥珀酸、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和維生素 A、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C 及菸酸、胡蘿蔔素等。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 亞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組成。據報導,小兒大量食桑椹能引起中毒,表現為嘔吐,噁心,腹瀉,腹痛,煩躁,神志恍惚,甚者昏迷,血壓下降,或致死亡。現代研究表明,這裡由於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使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呈現出一系列消化道中毒症狀。此外,未成熟的青桑椹不宜食,是因為桑椹中的多量鞣酸能阻礙鐵和鈣的吸收,特別是沒有成熟的青桑椹更是如此,故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