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

【俗名】含桃。

【性味】性熱,味甘。

【功效】益氣,健脾,和胃,祛風濕。【P139】

【宜食】適宜消化不良,飲食不香者食用;適宜癱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痛之人食用;適宜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者食用。櫻桃水尤適宜小兒悶疹,即小兒麻疹透發不出者。還適宜體質虛弱,面色無華,軟弱無力,關節麻木之人食用。常食櫻桃,對頭髮健美有益。《滇南本草》:“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滋潤皮膚,浸酒服之,治左癱右瘓,四肢不仁,風濕腰腿酸痛。”

【忌食】櫻桃性熱,陰虛火旺之人忌食,糖尿病人亦忌。唐• 孟詵:“櫻桃多食無損,但發虛熱耳,有暗風人不可食,食之立發。”李延飛:“櫻桃傷筋骨,敗氣血,有寒熱病人不可食。”《日華子本草》:“多食令人吐。”《日用本草》:“其性屬火,能發虛熱喘嗽之疾,小兒尤忌。”《隨息居飲食譜》:“櫻桃甘熱溫中,不宜多食,諸病皆忌,小兒遠之,酸者尤甚。”《飲食須知》:“味甘澀,性熱,多食令人嘔吐,立發暗風,傷筋骨,敗血氣,助虛熱。小兒食之過多,無不作熱。宿有濕熱病及喘嗽者,食之加劇,且有死者。過食太多,發肺癰肺痿。”

【按語】櫻桃果實鮮美,古來就是果中珍品,據現代科學測定,每100克櫻桃鮮果中,含糖分8克,蛋白質1.2克,鈣6毫克,鐵5.9毫克,胡蘿蔔素0.3亳克,維生素 C 11 毫克,其中含鐵量比同量的蘋果、橘子、梨要高20 倍以上,居水果中之首位。櫻桃水治悶疹,古已有之,其方法是取鮮櫻桃數斤,裝人瓷罐內封固,埋入土中,約深1米許,經7~10 天取出,罐中櫻桃已自化為水,即將果核除去,留取清汁備用。每次飲一杯,略溫服下。櫻桃核治悶疹,也有同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