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俗名】野百合。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效】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乾品作粉煮食有滋補營養之功,鮮品有鎮靜止咳之效。
【宜食】適宜體虛肺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P161】支氣管擴張咳嗽咯血之人食用;適宜急性熱病後期,神志恍惚,以及婦女更年期神經官能症,癔病,坐臥不安,神經衰弱,心悸怔忡,睡眠不寧,驚惕易醒之人食用;適宜肺癌、鼻咽癌及其化療放療後食用,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緩解放療反應。《醫林纂要》:“百合,以斂為用,內不足而虛熱、虛嗽、虛腫者宜之。”《隨息居飲食譜》:“百合甘平,,或蒸或煮,而淡食之,專治虛火勞嗽,亦可煮粥,澄粉食,並補虛羸。”王穎:“百合新者,可蒸可煮,乾者作粉吃 ,最為有益。”《上海常用中草藥》:“百合治肺熱咳嗽,乾咳久咳,病後虛熱不退,煩躁不安。”
【忌食】感冒風寒咳嗽之人忌食;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忌食。《本經逢原》:“中氣虛寒,二便滑洩者忌之。”《本草求真》:“初嗽者不宜遽用。”《本草正義》:“寒濕交滯,脾腎陽虛者,皆當忌之。風寒外束,肺氣不宣之咳,尤為禁品。”《隨息居飲食譜》:“風寒痰嗽, 中寒便滑者勿食。”
【按語】百合除含有澱粉、蛋白質、 脂肪、鈣、磷和維生素 B1、 維生素B2、維生素 D6及泛酸、胡蘿蔔素外,還含有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所以,百合除具有良好的滋補之功,對病後虛弱,結核病,神經官能症等大有裨益外,秋水仙鹼又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對多種癌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