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
【俗名】紅慈姑、烏芋、地栗、馬蹄。
【性味】性寒,味甘
【功效】清熱,生津,化痰,消食, 開胃, 利水,解酒。
【宜食】適宜發熱口渴,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咽乾喉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適宜原發性高血壓病食用;適宜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之時服食;【P162】適宜預防流腦和小兒麻疹,或麻疹透發不快時食用;適宜癌症病者,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食用;適宜宿酲未解之人服食;適宜濕熱黃疸者食用。《北硯食規》:“荸薺粉,清心,開翳。”《本草彙編》:“消宿食,,飯後宜食之。”《本經逢原》:“治酒客肺胃濕熱,聲音不清。”
【忌食】凡屬虛寒性體質以及血虛之人忌食,素有胃寒者亦忌。女子月經期間忌吃生冷荸薺。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唐·孟詵:“有冷氣,不可食,令人腹脹氣滿。”《本草求真》“冷氣勿食,食則令人每患腳氣。”《本經逢原》:“虛勞咳嗽切忌。以其峻削肺氣,兼耗營血,故孕婦血竭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中氣虛寒者忌之。”
【按語】荸薺含粗蛋白、澱粉、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 等,還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此外,荸薺含有防治癌症的有效成分,上海市腫瘤病防治研究協作組在篩選中發現荸薺各種製劑在動物體內均有抑瘤效果,臨床醫生多用之於肺癌、食道癌、乳房癌,作為輔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