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
【俗名】銀杏
【性味】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
【功效】斂肺氣,定咳喘,止帶濁,縮小便。
【宜食】適宜肺結核咳嗽,老人虛弱哮喘者食用;適宜婦女體虛白帶【P167】,中老年人遺精白濁,小便頻數,小兒遺尿者食用;宜炒熟或蒸熟後食用。《品匯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頻數。”《本草綱目》:“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山東中藥》:“治遺精、遺尿。”
【忌食】白果有小毒,不宜多食常食;五歲以下小兒忌食白果。《日用本草》:“多食壅氣動風。同鰻鱺魚食患軟風。”《本草求真》:“稍食則可,再食令人氣壅,多食令人顱脹昏悶。”《三元延壽書》:“昔有飢者,同以白果代飯食飽,次日皆死。”
【按語】由於白果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般認為兒童生吃 7~15 個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減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如發現白果中毒,倉猝間可用雞蛋清內服。白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脂肪、糖和澱粉,並有少量的鉀、鐵、鈣、磷等微量元素,還有銀杏酸、銀杏醇等。據現代醫學研究,白果有緊張膀胱括約肌的作用,因此,烤白果可用於治療兒童的遺尿症。白果汁、白果肉、白果酚,特別是白果酸在試管中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日本醫藥界也研究報告,油浸白果對結核桿菌有很強的抑製作用,因此可用於治療肺結核。又有報告認為白果中有一種類似膺礆的物質,可使實驗動物出現抽搐,最後可因延髓麻痺而死亡。白果以綠色的胚最毒,故在食用前最好將白果心去掉。 《上海常用中草藥》介紹:“多食白果中毒,可出現頭痛、發熱、抽筋、煩躁不安、嘔吐、呼吸困難等現象,急用生甘草二兩(100 克),煎服;或用白果殼一兩(50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