蒓菜
【俗名】水葵、絲蒓、蒪菜。
【性味】性寒,味甘。
【功效】清熱,解毒, 利水,消腫。
【宜食】適宜高血壓病人食用;適宜皮膚感染者,包括癰疽疔瘡,丹毒之人食用;適宜急性黃疸型肝炎之人食用;適宜多種癌症患者,尤其是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和肝膽系統惡性腫瘤之人食用。《新修本草》:“蒓,久食大宜人,又宜老人,應入上品。”《本草再新》:“療百毒,清諸瘡。”
【忌食】凡屬脾胃虛寒,脾陽不振,大便漕薄之人忌食;因蒓菜性大涼,婦女月經期間和孕婦產後忌食。【P198】南北朝•陶弘景:“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唐•孟詵;“不可多食,令人顏色惡。又不宜和醋食之,令人骨痿,久食損毛髮。”《本草匯言》.“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本經逢原》:“蒓性味滑,常食發氣,令關節急,患痔漏,腳氣,積聚,皆不可食,為其寒滑傷津也。”《醫林纂要》:“多食腹寒痛。”《千金•食治》:“多食動痔病。”
【按語】蒓菜分佈在中國黃河以南的沼澤、池塘、湖泊中,尤以江蘇, 浙江等地為多。據研究,蒓菜中含有一種酸性的多醣,這種多醣能強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增強免疫能力,達到防治癌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