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
【俗名】冬筍、春筍、蟲筍、鞭筍、筍乾。
【性味】性微寒,味甘。
【功效】清熱,消痰, 利水。
【宜食】適宜外感風熱或肺熱咳嗽,痰多色黃者食用;適宜浮腫及腹水,包括心臟病或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風疹或水痘初起,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者食用;適宜動脈硬化冠心病者食用;適宜肥胖之人,便秘患者食用;適宜癌症患者食用。《食物宜忌》:“消痰,滑腸,透毒,解酲,發痘疹。”《綱目拾遺》:“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本草求原》:“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惟山中盛夏之鞭筍,嚴寒之冬筍,味雖鮮美,與病無妨。”
【忌食】竹筍性寒,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溶性草酸鈣,凡患嚴重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尿路結石者忌食;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忌食。《隨息居飲食譜》:“竹筍能發病,諸病後產後均忌之。小兒勿食,恐其咀嚼不細,最難克化也。”《食物宜忌》:“小兒脾虛者,多食難化。”
【按語】竹筍除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醣類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C 和鈣、磷、鐵、鎂等。在竹筍所含的蛋白質中,至少有16 種氨基酸。它是一個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治便秘的效果,而且對於減肥,防止大腸癌,乳房癌也有作用。近代研究還表明,其所含的稀有元素鎂,具有一定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竹筍又是—種抗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