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俗名】肉蕈、蘑菇蕈。

【性味】性涼,味甘。

【功效】抗癌,降血糖,理氣開胃。【P224】

【宜食】適宜各種癌症患者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適宜白細胞減少症,傳染性肝炎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透發不快者服食,民間多有應用;適宜維生素 B2 缺乏症患者食用;適宜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者食用;適宜中老年人經常食用。《生生編》:“蘑菇,益腸胃,化痰,理氣。”

【忌食】根據群眾經驗,蘑菇為“發物”,故對蘑菇敏感的病人應謹慎食用。《飲膳正要》:“蘑菇,動氣發病,不可多食。”《品匯精要》:“蘑菇,今人諸湯中食之,味甚鮮美,但不可多食,由其動氣而發病故也。”《隨息居飲食譜》:“蘑菇,多食發風動氣,諸病人皆忌之。”

【按語】蘑菇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維生素 B1、維生素B2、維生素 B6、維生素C、維生素 D、維生素E、維生素K,葉酸,泛酸和鈣、鐵、磷等礦物質,還有多醣類及游離氨基酸,食物纖維等,對消除疲勞,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改善體質均有裨益。據研究,蘑菇中含有多醣化合物具有抗癌防癌作用。另據報導,從人工栽培的鮮蘑菇中提取的多醣類,對白血球減少症、傳染性肝炎有明顯的療效。日本已從蘑菇中提取出一種屬類多醣的化合物,定名為 PSK,其具有抗癌作用,且溫和而無毒性,它是由十多種不同生物糖構成的多變 化合物,其中含有葡萄糖。中國也有介紹,安徽黃山產的野生蕈亦含有抗癌物質。動物實驗也有報導,香蕈中亦有抗癌成分。綜合這類資料分析,蘑菇、香蕈類食物,在抗癌作用上頗有苗頭。但這些結論與古人所說的蘑菇為“發物”,而且“諸病人皆忌之”,是有衝突的。所以,對癌症患者還是謹慎食用為妥。蘑菇是屬於一種低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營養保健食品,中老年人多食、常食無需擔心會發胖和患高血脂病,因為蘑菇中所含的大部分成分是半纖維和粗纖維物質,是易消化吸收的低熱量食物纖維,故其吸水力強,既能吸收膽固醇(蘑菇降低膽固醇的威力超群)、防便秘並促使腹內有害物質及早排出體外,還可降血脂、【P225】降血糖。據報導:從蘑菇中可分離出一種腺嘌呤衍生物,其降血脂的作用較安妥明強 10 倍。由此可見,蘑菇是防治老年性疾病的理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