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附: 蒔蘿)
【俗名】香絲菜,谷茴香。
【性味】性溫,味辛。
【功效】理氣開胃,解魚肉毒。
【宜食】適宜小腸疝氣痛,寒氣腹痛,胃寒噁心呃逆嘔吐之人食用;適宜睾丸腫痛偏墜,睾丸鞘膜積液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後乳汁缺乏者食用;適宜女子月經期間小腹冷痛時食用;適宜腎虛腰痛,轉側不能,嗜臥疲弱,或小便夜多者食用。宜作為調味品食用,可以芳香開胃,增進食慾。《開寶本草》“主膀胱、腎間冷氣及盲腸氣,調中止痛,嘔吐。”元 •李杲:“補命火不足。 ”《傷寒蘊要》:“暖丹田。 ”《隨息居飲食譜【P239】》:“殺蟲辟穢,制魚肉腥臊冷滯諸毒。”
【忌食】發熱之人或有內火者,以及陰虛之人忌食;乾燥綜合徵,結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徵等陰虛內熱者忌食。《本草經疏》:“胃、腎多火,陽道數舉,得熱則嘔者勿服。”《得配本草》:“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本草述》:“大抵此味之治,切於寒者或虛寒者,若小腸、膀胱並胃腑之證患於熱者,投之反增其疾也。”
【按語】茴香的主要成分為茴香油,油中成分為茴香腦、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吃了可以刺激胃腸神經血管,增加胃腸蠕動,排除胃腸中積氣,促進全身血液的流動,因而可以達到中醫所謂的祛風散寒,暖胃行氣的作用。蒔蘿,亦稱小茴香,又叫土茴香、癟谷茴香,也能行氣開胃,溫暖脾腎、解魚肉毒,故其功用和宜忌均與本文小茴香類似。 《本草正義》中說:“皆溫辛行氣散寒之功,治諸疝最佳,然辛香燥烈,耗氣傷津,止可藉以行經,不可獨任重任。”而《飲食須知》中又說:“有實熱者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