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俗名】雞舌香、公丁香、丁子香。

【性味】性溫,味辛。

【功效】溫胃散寒,善止嘔逆,開胃進食。

【宜食】適宜寒性胃痛 、反胃呃逆、嘔吐之人食用;適宜口臭之人食用。宜作為調味品食用,可以芳香開胃,增進食慾。《蜀本草》:“療嘔逆甚驗。” 宋•蘇頌:“療口臭最良。”《本草述鈎元》:“脾胃冷氣諸證,治有殊功。”《本草新編》: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實治病無分彼此。直中陰經之病,最宜用之。 ”

【忌食】胃熱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乾者不宜食用;也不宜與中藥鬱金同食;熱性病及陰虛內熱之人忌食。【P240】元•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 ”《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隨息居飲食譜》:“陰虛內熱人忌之。 ”

【按語】丁香屬一種芳香健胃劑,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對胃寒呃逆者,可用丁香3 克,生薑3 克,或橘皮 10 克煎水。口臭之人,以丁香1~2個時時含之。丁香可分公丁香、 母丁香,其未開放的花蕾稱公丁香,未成熟的果實名母丁香,又名雞舌香。丁香中主要含丁香油,其成分包括丁香油酚 B-石竹烯、甲基正戊基酮、葎草烯、水楊酸甲酯、苯甲醛、苄醇、胡椒酚等。當吸收入血後,能刺激中樞神經興奮而心跳加快,並能使白血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