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俗名】甜菊花、茶菊花。

【性味】性涼, 味甘苦。

【功效】養肝明目, 疏風清熱。

【宜食】適宜高血壓病人頭痛,頭昏眩暈,眼底出血,以及冠心病人食用;適宜炎夏季節頭昏腦脹,口乾目赤者食用。適宜選擇味甘質優的白菊花,尤以杭白菊(又名白茶菊)為佳。南北朝•陶弘景:“白菊,主風眩。”《本草經百種錄》:【P256】“凡芳香之物,皆能治頭目肌表之疾,但香則無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於頭目風火之疾,尤宜焉。 ”《本草綱目拾遺》:“黃茶菊:明目祛風, 搜肝氣,治頭暈目眩,益血潤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療肌熱,入氣分。 ”《藥品化義》:“肺氣虛須用白甘菊,清肺熱須用黃甘菊。 ”《本草新編》:“甘菊花,氣味輕清,功亦甚緩,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責以近功。”

【忌食】平素有胃寒病者忌食。味苦的野菊花忌食。《本草匯言》:“氣虛胃寒,食少洩瀉之病,宜少用之。”《本草衍義補遺》:“菊花,能補陰,須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傷胃氣。”

【按語】菊花品種甚多,食用菊花多以地名為主,如產於安徽亳縣稱亳菊,品質最佳;產於滁縣名滁菊,品質亦優;產於歙縣名徽菊。產於浙江德清稱德菊。另有懷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等。杭菊有兩種,一為杭白菊,又名白茶菊,一為杭黃菊,又名黃甘菊。菊花主要含有揮發油(主要是龍腦、樟腦和菊油環酮)、菊甙、 刺槐甙、膽鹼、水蘇鹼、氨基酸及維生素 A、維生素 B1和腺嘌呤、黃酮類以及微量元素硒、鉻 、鎳、錳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菊花有抗衰老和調節心血管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等重要作用,確是延年益壽珍品。菊花所含的多種微量元素中,硒的含量為最多,硒是己知的抗衰老物質之一。菊花含硒量很高,可能正是其延年益壽的關鍵因素之一。菊花中的鉻也很豐富,鉻可促進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這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