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俗名】昇陽菜、番荷菜。
【性味】性涼, 味甘辛。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芳香辟穢。
【宜食】適宜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之人食用;適宜口瘡口臭,牙齦腫痛,以及風熱瘙癢之人食用;適宜炎熱酷暑之季當作清涼飲料食用,可防治中暑,以解暑熱。《本草綱目》“薄荷,利咽喉口齒諸病。”《醫學衷中參西錄》:“薄荷味辛,氣清郁香竄,性平。其力能內透筋骨,外達肌表,宣通臟腑,貫串經絡,服之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P258】一切風火鬱熱之疾,皆能治之。 ”
【忌食】凡屬陰虛血燥體質,或汗多表虛者忌食;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切忌多食久食。薄荷煎湯代茶飲用,切忌久煮。《藥性論》:“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虛汗不止。”《千金•食治》“動消渴病。”《本經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虛冷,咳嗽自汗者勿施。”《隨息居飲食譜》:“汪謝誠曰:薄荷多服,耗散真氣,致生百病,余嘗親受其累,不可不知!”《本草經疏》;“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症者勿服;陰虛人發熱勿服。”《中國醫學大辭典》:“薄荷露,體虛及素有鼻衄者不宜。”
【按語】薄荷葉的成分主要為揮發油,其中含有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酯、莰烯、檸檬烯、異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樹脂、鞣質、迷迭香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