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俗名】松薯、松苓。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胃,利水消腫,抗衰老, 抗癌。

【宜食】適宜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大便洩瀉,水腫脹滿,包括心原性水腫,腎炎水腫,癌性水腫,腳氣水腫之人食用;適宜老年人及癌症病人食用;適宜肝病, 糖尿病,肥胖病,脫髮以及美尼爾氏綜合徵患者食用。《神農本草經》:“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忌食】茯苓性平健脾,諸無所忌。但根據前人經驗,凡屬中氣下陷,虛寒滑精者忌食。《本草綱目》;“陰虛者不宜用也。”《本草正》:“茯苓,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乾俱禁用。”《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藥性論》:“忌米醋。”

【按語】茯苓屬一種食用菌,自古至今,有用茯苓製成茯苓糕、茯苓餅、茯苓粥、茯苓包子、茯苓餛飩、茯苓酒等食用。據研究,茯苓含有直接參與體內抗衰老過程的重要物質~卵磷脂,還含有蛋白質、脂肪、葡萄糖、無機鹽以及多醣。茯苓多醣可以明顯增加【P278】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有強烈的抗腫瘤作用。茯苓還能增強心肌收縮力,能抑制胃潰瘍的發生,保護肝臟,防止肝細胞壞死,以及利水 、降低血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