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

水痘俗稱水花、水皰,是由於感染了水痘病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皰疹性傳染病。全年均可以發病,以冬春季節為主見,常發生於1~6歲的小兒。發病時身熱咳嗽,面赤煩躁,身上先見紅點,後變皰疹,光亮如珠,內含水液,常很快遍布前胸後背及頭面四肢。約1週左右皰疹消退,不留瘢痕,癒後一般良好,並可獲終生性免疫。

宜忌原則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水痘的發病主要是由於外感時邪病毒,內因濕熱蘊鬱,留於脾肺二經,邪從氣洩,發於肌表所致。正因如此,凡水痘患兒宜吃清淡多汁多水的新鮮瓜果蔬菜類飲食,宜吃具有疏風、 清熱、解毒作用的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油膩、黏糯、香燥之類助熱上火,難以消化的食品。

宜食物品


小兒患水痘期間,宜吃下列食物。 綠豆 - 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並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綠豆煎湯飲,或用綠豆煮粥服食。 《本草綱目》云:綠豆治痘毒。綠豆消腫治痘之功雖同赤豆,而清熱解毒之力過之。【P869】 赤小豆 - 性平,有利水除濕、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藥學家李時珍認為,赤小豆適宜水痘患兒煨湯喝,有與綠豆同等功效。 胡蘿蔔 - 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滯的功用。 《嶺南採藥錄》中記載:“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清熱解毒,鮮用或曬乾用均可”筆者的經驗是,用胡蘿蔔配合等量的荸薺100~150 克,煎水代茶飲,對小兒水痘者頗宜。 荸薺 - 性寒,味甘,能清熱,化痰 、消積。唐代食醫孟詵認為荸薺可以“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清代醫家黃宮繡也說荸薺“解毒發痘”,故小兒水痘、發熱咳嗽、口乾煩躁之時,最宜用荸薺煎湯服,或用鮮荸薺絞汁飲用。 甘蔗 - 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對出水痘的患兒,發熱口乾、咳嗽煩渴者,食之尤宜。清代醫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凡痘珍不出,及悶痘不發,毒盛脹滿者,此痘屬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與食,不時頻進,則痘立起。” 蘆根 - 性寒,味甘,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兒患水痘期間,發熱煩渴、口乾舌燥、面赤唇紅,或痘後津傷、口中乾渴者,可用蘆根煎水飲服,最為有益。 梨 - 性涼,味甘,能清熱、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適宜小兒水痘期間發熱咳嗽、咯吐黃痰、 口乾煩渴者食用。【P870】 絲瓜 - 性涼,味甘,善能清熱、涼血、解毒,凡小兒水痘患者均宜食用。元•朱丹溪云:“治痘疹不快。”《本草蒙筌》認為:“絲瓜治痘瘡腳痛。”《醫學入門》也載:“治小兒痘疹餘毒。” 清•王孟英還說:“絲瓜可用於痘瘡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甜菜 - 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的功用,除了適宜小兒麻疹者食用外,對出水痘的小孩亦頗適宜。清代食醫王孟英就曾說過:“甜菜清火祛風,稀痘瘡,小兒尤宜食之。” 竹筍 - 又叫毛筍,即毛竹的嫩苗。其性寒,味甘,水痘初期者宜之。 《食物本草》云:“治小兒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食物宜忌》亦稱:“毛筍透毒,發痘疹。”《本草求原》中還說。 “痘疹血熱毒盛,不起發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冬瓜 - 性涼,味甘淡,是一味理想的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食品。水痘多為濕熱內蘊,外感濕熱邪毒,冬瓜能清之利之,溫熱得清,濕熱得去。故小兒水痘期間 宜多飲冬瓜湯,頗有裨益。【P871】 橄欖 - 有清肺 、生津 、解毒的作用。 《本經逢原》中就有“橄欖令痘起發”的記載。《隨息居飲食譜》亦云:“橄欖,一名青果,稀痘,橄欖核常磨濃如糊,頻與小兒食之。 ” 凡患有水痘的小兒,宜用鮮橄欖 3~5個,劈開,同鮮蘿蔔1個,切塊煮水代茶飲。 鴿蛋 - 據《本草綱目》記載:鴿蛋能“解痘毒”。 《隨息居飲食譜》亦云:“鴿卵能稀痘,食品珍之,小兒患水痘時,適宜每日吃鴿蛋2個,連吃 3-5天。” 金銀花露 - 是中藥金銀花的蒸餾液,有良好的清熱、 祛暑、解毒作用。凡水痘患兒發熱煩渴者,飲之甚宜。 《金氏藥帖》載:“金銀花露專治胎毒及諸瘡痘毒熱毒。” 也可直接用金銀花煎水代茶飲,也頗適宜。【P872】 荔枝 - 性溫,有透發痘疹的作用。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發小兒痘瘡。” 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亦云:“痘瘡不發,荔枝肉浸酒飲,並食之。” 因此,在小兒出水痘期間,少吃一些荔枝,頗為適宜。 此外,水痘患者還宜食用青菜、白菜、蕹菜、莧菜、薺菜、萵筍、茭瓜、馬蘭頭、枸杞頭、黃瓜、西瓜、豆腐、豆漿、木耳、菠菜、菊花腦、茼蒿、番茄等。

忌食物品


水痘患兒發病期間忌吃下列食物。 雞蛋 - 小兒出水痘期間,適宜清淡飲食。清•王孟英曾有告誡:“多食動風阻氣,..…….痘瘡皆不可食”《飲食須知》亦說. “小兒患痘疹者,不惟忌食,禁嗅。” 前人經驗,值得借鑒。 肉桂 - 俗稱桂皮、 官桂,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溫熱助火、燥烈傷陰。因此,小兒出水痘期間,不宜以之為調味佐料。【P873】 此外,小兒患有水痘期間,還應當忌吃生薑、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頭、芸薹、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 、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滋粑、年糕、茴香、咖哩 、芥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