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更年期綜合徵
當女子到了絕經期前後,常常會出現一系列症候群,西醫稱之為更年期綜合徵,又叫絕經期症候群,中國傳統醫學稱之為“經斷前後諸症”。婦女一般在 45~55 歲左右的絕經前後,由於腎氣漸衰,天癸將竭,衝任二脈氣血虧虛,以致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呈現出了一系列錯綜復雜的症狀。
宜忌原則
婦女更年期的表現複雜,諸如月經紊亂,行經或先或後 ,或多或少;或煩躁不安,面部烘熱潮紅,手足心發熱;或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或心慌自汗,失眠多夢;或心煩易怒,神志恍惚;或畏寒怕冷,面目浮腫等等。有學者根據病人各種表現,將其歸納為陰虛陽亢、血虛肝旺、肝脾不和、心腎不交四大類型:也有學者分為腎陽不足、腎陽虛損、 陰陽兩虛、心腎不交和肝氣鬱結五大類證。但一般來說,婦女更年期由於天癸將竭,衝任二脈氣血虧虛,精微不足,多數表現為肝腎陰虛,以致陰虛火旺者為常見。故在此期間宜吃具有滋補肝腎、養血補血、滋陰降火作用的食品;忌吃辛辣香燥、耗液傷陰的食物,忌吃炸烤炒爆、肥甘厚味的溫熱助火食物。如若出現陽氣不足,或肝鬱氣滯等症候群時,則可參考“男子更年期綜合徵”中的有關飲食宜忌。
宜食物品
婦女更年期綜合徵適宜食用下列食物。 木耳 - 有白木耳與黑木耳之分。白木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17 種氨基酸,銀耳多醣、蛋白質和豐富的微量元素。中醫認為銀耳有潤肺止咳、生津滋陰、益氣和血、【P820】補腦強心以及補腎的作用,對女子更年期肺腎陰虛、 煩熱口乾、虛熱口渴者,食之最宜。黑木耳也有補氣作用,更能涼血止血,故更年期月經紊亂,尤其是月經過多、淋漓不止時,尤為適宜。 燕窩 - 性平,味甘,有滋陰潤燥,益氣養陰,添精補髓,養血止血的功效,是一味清補佳品。正如《本草求真》所說:“燕窩,入肺生氣,入腎滋水,入胃補中,俾其補不致燥,潤不致滯。對體質虛弱、 肺腎陰虛,或表虛多汗的更年期婦女,宜常食之。” 百合 - 亦為一種清補食品,有潤肺、補虛、安神作用。若女子在更年期出現心神失養 、虛煩驚悸、神志恍惚、失眠不安者,最宜食用。 《日華子本草》就曾說它具有“安心,定膽,益智,養五臟” 的功效。 蓮子 -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氣、養心氣、補脾氣的功用。 《本草綱目》中說:“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 適宜婦女更年期心神不安、 煩躁失眠,或夜寐多夢 、體虛帶下者食用。 枸杞子 - 性平,味甘,是中醫最為常用的滋補肝腎的中藥,民間也習慣用枸杞子泡茶飲,以調補肝腎。凡更年期婦女皆宜食之,對肝腎陰虧、陰虛火旺、頭暈目眩、腰酸腿軟者,食之頗有裨益。 枸杞頭 - 性涼,味甘苦,既能補肝腎,又能清肝熱,對肝腎陰虛而肝熱偏旺的更年期婦女,食之最宜。凡陰虛火旺、煩躁不安、面部烘熱潮紅,或手足心熱,或頭暈目眩,或心煩易怒者,宜用枸杞嫩苗和莖葉,當蔬菜炒食,或涼拌食用。 桑椹 - 當5~6月份桑椹呈紫黑色時,更年期婦女宜常食些新鮮桑椹果。正如《隨息居飲食譜》中所說,它有“滋肝腎,充血液,熄虛風,清虛火”的作用。婦女更年期肝腎陰虧、頭暈腰酸、手足心熱、煩躁不安、 心悸失眠、月經紊亂時,常吃桑椹,可以收到補肝、益腎、滋陰、養液的功效,虛熱退而陰液生,則肝心無火,魂安而神自清寧。 此外,更年期婦女出現肝腎陰虛、內熱偏旺的綜合症候群時,還宜服食芝麻、首烏、蜂王漿、馬奶、西洋參、沙參、當歸、藕、食用菌、新鮮蔬菜水果以及植物油等。若兼有肝熱偏重者,還宜吃些菊花腦、芹菜、馬蘭頭、黃瓜、絲瓜、綠豆、荷葉、番茄、菠菜、胡蘿蔔、菊花、決明子等。兼有陽虛怕冷、四肢發涼、腰膝冷痛者,或肝鬱氣滯、胸助作脹、胸悶痞滿者,可參考“男子更年期綜合徵”的有關飲食宜忌內容。
忌食物品
婦女更年期綜合徵者忌食下列食品。 炒米 - 又稱爆米花。為香燥傷陰食物,陰虛火旺的更年期綜合徵者忌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曾指出:“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另外,爆玉米花性同爆米花,也當忌食。 辣椒 - 性大熱,味辛辣,是著名的大辛大熱的刺激性食品,極易傷陰動火。故《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陰虛內熱,尤宜禁食。” 女子更年期,多屬肝腎陰虛,內火偏旺,本節宜忌原則中強調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所以,辣椒尤當忌吃。 桂皮 - 即中藥肉桂,是藥食兩用的調味佐料。性大熱,味辛甘,有益火溫陽之功,但又有性熱助火、香燥傷陰,辛散動血之弊。凡陰虛火旺的婦女更年期綜合徵者,切勿多食。誤食之,勢必加劇內熱熾盛的病情。 丁香 - 為五香粉調味品的成分之一。性溫,味辛,多食久食,易助熱上火耗陰。所以,《本草經疏》中指出:“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陰虛內熱人忌之。”更年期婦女內熱偏旺,切忌多吃常吃丁香之類五香調味品。 此外,婦女更年期忌吃花椒、茴香、胡椒、芥末、榨菜等刺激性食品,忌吃可可、咖啡、濃茶等興奮性飲料,忌吃各種蛋黃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